做一个爱读书爱写作的老师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做一个爱读书爱写作的老师

■寇永升

我的老家在甘肃。从20岁走上讲台到60岁退休,我整整教了40年书,一直没有离开过讲台和课堂。

我的专业起点不高,读的是两年制大专,1983年毕业后在西北偏远小城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的初中课堂开始了教书生涯。经过不懈努力,我30多岁评上副高,后又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2001年被引进到长三角教育发达地区。在两所百年名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和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任教期间,我不仅胜任了教育教学工作,还在专业上有了长足发展,先后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我的体会是: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三个要素——教书、读书与写作。

教书必须读书,读书有益于教书,不读书就很难长期持续地教好书。读书是我的业余生活方式。我订阅了许多专业教学期刊,一有时间就阅读专业理论书籍,由量的积累逐渐引发质的变化,读书成为加快我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我收藏有晚清语文独立设科至今的语文教材数千册;自费订阅并收藏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5大语文教学核心期刊并整理了目录索引;在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建成“百年母语教材陈列馆”“中国语文教学期刊陈列馆”。

写作也是我的业余爱好,但著书则是到了中年之时。我先是跟着领导和老教师学习编书,有学生作文选,有教师论文集。一位老教师对我说:把你的教学经历和收获随时记录下来,到一定时间你也可以编成一本书……我照着老教师的话做,真的在36岁的时候出版了第一本书,虽然稚嫩浅薄,但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2015年8月,我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到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支教一年。支教结束后,我出版了65万字的《理念:教育的制高点——延安支教日记》(上下册),重印了4次。2023年退休之前,我还出版了5卷本个人文集,共150多万字,产生了一定反响。

写作要花费大量时间,但它与教书、读书并不冲突,而且有利于更好地教书和读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师坚持写作实践,有利于理解教材文本,有利于引领和指导学生写作。教师的写作要建立在观察了解学生与校园日常生活上,建立在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上,建立在关注校园里发生的细节上……当然,写作还需要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不读书就难以写出好文章。

读书和写作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许多人读了我的文章,说我在写作中善于描写细节,长于写人,擅长非虚构性写作。我觉得自己语文课堂的亮点是善于捕捉教材文本中不为许多同行所注意的细节。我从来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休闲性阅读,而是带有专业目的去读,主要为了弥补学历低造成的专业短板。写作不仅是我的业余爱好,更提升了我的专业生活品质。

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不擅长写作、不能写作、不愿意写作、不屑于写作,就会限制自己的专业发展,窄化专业成长之路。

不谦虚地讲,学校所需要的材料我都能写。从格式严谨的行政公文,到虚实结合的总结材料;从应景式的讲话稿,到具有一定学术性的专业论文,我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且我不觉得写文章是一件苦差事,不必在香烟熏炙下满脸愁云、绞尽脑汁地熬夜“爬格子”。我以前是坐在书房里手写完成,只要有成块时间,没人打扰就行;现在是手边只要有电脑即可。我的写作粗略分为三类:一类是为单位所写的各种材料。一类是语文教学专业论文,多数源自课堂,常常是讲完了一节课,很开心,很有成就感,就趁热打铁,把课堂上自己灵机一动闪现出的那些思维火花或者师生对话的精彩片段写下来。此外,有的文章源于对教材文本的细读,有的文章源于听课、评课后的感悟。还有一类是非虚构性写作,多数是有感而发,如写亲人的文章多数是因为一次相遇、一个电话、一段视频……

我的写作生涯是从写申报材料开始的。

我在嘉峪关园丁公寓居住时期,邻居都是教育系统同行。有一位邻居在一所学校担任主要领导,该校推出了一个市级优秀教师,接着要推荐到省里参加评选,需要报送先进事迹材料。但经过好几个人修改,材料还是不过关,被市教育局打了回来。邻居找到我,几番诉苦,请我帮忙完成这份很重要的材料。我根据邻居提供的素材,通过电话采访那位老师,一个晚上便初步完成了这份材料。那时候全靠手写,初稿完成后我又工工整整誊写了一遍,以便打字员输入电脑。

后来,这位老师如愿评上了省级先进,我给他写的材料还被甘肃省教育厅选编入书。邻居以单位的名义给了我一笔润笔费,这是我第一次依靠写作得到收入。

离开嘉峪关之前的一两年,我任职的学校需要参加一个省级评审,校长布置好几个人写了好几稿材料,最后还是被上级部门打了回来。据说,市教育局主管领导很严肃地对校长说:如果材料星期五下班前不能交来,就取消参评资格。

到了星期五,上午第一节课时我正在讲课,校长推开教室门,直接对学生说:“请同学们自习一会儿,我找寇老师有点急事……”我吓了一大跳,以为家里出了什么急事,把课本扔在讲桌上就跟着校长出了教室。

来到校长办公室,我才明白了原委,松了一口气,接过校长手中的半成品材料,粗略翻了翻。校长说:“事情紧急,麻烦你现在立刻回家,赶在下午上班前给我交来。我还要安排打字员打印,下午下班前务必交到教育局盖章上报……”我就骑着自行车回家,坐在书房里开始写材料。

下午下班前,材料按时交到市教育局主管领导手中,顺利地通过了审核。

我还曾在会计学校教过好几年财经应用文写作专业课程,为我给学校写材料,尤其是行政公文,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后来在一所名校任教时,校长是行业内颇有知名度的人,几次看了我写的文章后,曾经很正式地对我说:“老寇,写材料对你来说是小菜一碟,你干脆做个办公室主任吧。”我赶紧对校长说:“哎呀,还是找年轻一些的同事吧,当然,他们拿不下来的材料,你随时吩咐我,保证完成,职务嘛,我就不要了。”

我不愿意接受任命,因为不要行政职务,我是自由的,可以远离与教学、与学生无关的杂事。我的位置在讲台上,我的价值在课堂上。

40年教书生涯,我在多所学校任职,虽然只是教书、读书,在业余时间写作乃至著书,但我觉得很充实,也很有成就感。

2012年,我获得全国中语会“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2016年又获得第八届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中国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我还领衔开展了省级重点课题研究,出版了4部9本专著。

我同时也是江苏省杨培明名校长工作室日常主持人,并担任浙江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为回馈家乡、支援西部教育,我近年来在甘肃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白银、庆阳、陇南、兰州、平凉,陕西渭南、铜川、延安、西安等地建有工作室,有效地带动了西北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由于工作繁忙,机场候机大厅有时也成了我的“书房”。

一次,我从无锡硕放机场乘机到新疆伊犁霍城江苏中学讲课,原本9:30起飞的航班延误1个多小时,我在周围转了一圈,找到一个蓝色塑料筐,借过来权做书桌,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工作。在候机的两个多小时里,我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章。我在埋头写作时,周围的旅客还在因为航班延误而纷纷抱怨。当然,围观我的人也不少。

一年暑假,我从甘肃张掖讲完课返回江苏无锡,途中在陕西西安机场转机时,把电脑放置在椅子上,自己席地而坐敲击键盘码字,也引起几位旅客围观。正好张掖中学张勇主任联系我,我把刚写好的初稿发给他,几分钟后他发来微信惊呼道:“寇老师,你是铁人吗,你不累吗?”

实话实说,我还真的不觉得累。40年来,我始终坚持站立在讲台上,坚守在课堂上,没有因为任何理由和机遇离开过讲台和课堂,至今无悔。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曾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等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