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江苏理工学院积极探索校城融合发展新路径——
双向奔赴 携手共生
■本报记者 任素梅 通讯员 靳婷婷 许琳
近日,江苏理工学院附属牛塘实验学校正式挂牌。这是该校与常州市武进区深化校地合作、共同打造“红色育英共同体”的重要项目,今后,校地双方将在思想引领、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建,构建一体化多向互动的新时代育人新格局。
“这是高校与城市同频共振的生动写照。”江苏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戴国洪介绍说,长期以来,学校视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深入实施校城融合发展战略,系统推进校城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出一条高校与地方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共赢发展的新路径。
学科跟着产业走
专业围着需求转
前不久,江苏理工学院召开以“能动发展 源创未来”为主题的高质量服务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大会,发布《江苏理工学院高质量服务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常州“532”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共同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近年来,江苏理工学院乘常州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建设“新能源之都”之“势”,在校城融合上持续发力。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团队、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和高水平科研平台、增设新专业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在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学校引进组建了“清洁能源研究团队”和“先进表界面科学与工程研究团队”两个院士团队;建有江苏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安全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及其集成控制重点建设实验室等多个省级平台;新设置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车辆工程、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等新兴本科专业,基本覆盖“发储送用”等环节,为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我们希望通过打造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型共同体,培养更多常州新能源产业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同时围绕企业需求开展新技术的联合攻关,孵化培育一批新能源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让服务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该校党委副书记贝绍轶表示。
校企聚力强赋能
产教融合育新人
为企业培养输送学生超800人次、新增企业导师100余名、达成校企合作项目80多项……近5年,江苏理工学院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该计划采用“3+0.5+0.5”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前3年在学校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大四上半学期去企业实习,下半学期经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通过双导师制完成毕业设计。
“该模式让学校能够顺应地方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分行业、分类型、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科技人才。”江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单文桃介绍说。依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校与太仓华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师生组建科研服务团队,帮助企业改进热管工艺、开发生产自动化设备等。
近年来,江苏理工学院服务常州职教名城建设,依托职教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从培养实践、培训协作、研究发展三个维度,系统打造新时代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率先构建师资培养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四元协同”的“新职师”培养机制,全力支撑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高地建设。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特色,打造了教育学、机械工程等一批引领性学科,建校至今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7万多名毕业生,培训了数万名中高职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高校依城市而兴
城市因高校而盛
日前,针对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的现状与技术瓶颈,江苏理工学院与常州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拆解与循环利用项目的关键技术研究,在国内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基地。这是该校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科研团队助力常州“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江苏理工学院的重要职责。学校以扩大校地融合为己任,发挥科技镇长团成员智库参谋、桥梁纽带、科技服务、以才引才的作用,近5年择优选派41名青年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有效推进了学校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谢德兵是江苏理工学院管理学院教授,也是常州市新北滨江区科技镇长团副团长,自2022年到滨开区挂职以来,已推动该区企业与江苏理工学院签订28家实习基地协议,并聘用20名行业兼职教授,促进地方与学校签订产学研合同4项,助推成立常州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形与装备研究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校依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崔景贵说,学校将积极推进校城相“融”而生,扎根常州办大学、服务地方作贡献,充分激发新动能、抢抓新机遇,全面实现融合发展、校城共赢,高质量服务常州市“532”发展战略和“新能源之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