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南京农业大学技术援非工作已走过了20多个年头,为非洲各国培养了大量农业本硕博人才和技术骨干,也让中国的农业创新成果更好地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一带一路”上的南农担当
■本报见习记者 王子欣 通讯员 赵烨烨
在位于肯尼亚纳库鲁郡的埃格顿大学的农业科技园里,年近花甲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教授刘高琼正在向周边的农民科普新型粮用菜豆的培育方式。从1995年“中肯高教合作计划”启动到近年来多个中肯农业科技园区成立,他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壤里,一干就是20多年。“农业是个积累的过程,这里的农民因为我们的技术过得越来越好,让我有一种使命感和自豪感。”刘高琼说。
回首过去,南农援非已经走过20余载。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近10年该校携手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共同建成了一个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为非洲减贫事业贡献了独具特色的“南农方案”。
中非合力,培育热带“新农民”
“卜凯教授深入农村调研,创建中国首个农经学科”“抗战时期,王酉亭护送1000多只动物西迁”“北大荒七君子奉献青春,拓荒北国”……在南农校园,这些耳熟能详的“南农故事”一直被中外学生用流利的外语、生动的表演联合演绎着。
“中外青年携手对话,感悟‘诚朴勤仁’的南农精神,不仅能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更能培养中外学生成为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的新时代青年。”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说。
今年9月,陈发棣率团访问肯尼亚,看望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师生和驻扎教学的南农校友。这是全球首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我们在这里主要从事农业技术培训和咨询、农业技术示范、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等特色工作。”陈发棣告诉记者,在“你来我往”中,南农将农科教学用独具中国特色的方式普及,为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多年来,南农为非洲各国培育了343名本硕博人才,还通过短期培训班等形式培训了8200多名农业技术骨干。从南农提供的农业合作项目中学习中国技术与经验,改变家乡命运,是很多非洲学子来华学习的目标。
来自莫桑比克的埃利迪奥·卡布最近一直在家乡进行新水稻品种的试验,他是南农2016级作物栽培学与耕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成归国后,卡布在家乡万宝农业园区担任中非农业合作项目研究员。万宝农业园是目前中国在非洲最大规模的水稻种植项目,也是两国产能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
“当地农民看到我从中国带来水稻有了好收成,也学习模仿我的做法,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来到南农学习成为了卡布人生的转折点。
与此同时,南农还长期为在非中资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系统构建了生动的援非实践育人机制。2018年,南农通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成为全国首个通过来华留学教育认证的农业高等院校。
“我们希望通过生动而具体的中国经验,让留学生了解最真实的中国,把中国的技术带回去建设自己的国家,为全世界的共同发展而努力。”南农留学生教育主管程伟华介绍说,除了通过第二课堂和文体活动创造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国际化校园环境,学校还通过课程建设,构建覆盖从生源质量到毕业质量全过程的国际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夯实高质量国际人才培养基础。
校企牵手,担当合作“推进器”
充分整合校企合作资源,共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探索“企业出题,南农答题”的科研合作模式,是南农一直努力的方向。今年3月,南京农业大学的11名留学生前往安徽荃银高科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荃银高科是一家种业上市公司,公司领导全程参加教学实践交流,和留学生们共同探讨科研难题。像这样“中非结缘”的教学活动,在南农国际教育学院每年都要组织很多次。在让留学生参观工厂、聆听专题讲座之余,南农还会积极组织学生们与公司海外业务团队进行分组交流互动。
“这次旅行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也深刻体现了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卓越成就,是我留学生涯中最珍贵的回忆。”来自尼日利亚的2020级国际商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贺捷说,她对荃银高科在抗虫高产种子的研究、生产以及全球供应方面的卓越表现深感钦佩,“我会在南农好好学习,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传递给同胞,将中国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带回家。”
中国的农业技术要在发展中国家实现“本土化”,需要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自农业“走出去”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让国内诸多“农字号”企业掀起新一轮海外农业投资热潮。
南农是全国最早开展教育援非工作的高校之一,近年来陆续建设了教育援外基地、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农业特色孔子学院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援外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农进一步抓住机遇、主动担当,充分发挥援外平台优势和资源,不断与企业开启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努力成为中非农业合作与发展的“推进器”。
为了让中国农业的创新列车更快驶入国际舞台,让农业教育与研究的成果更快造福国际企业,今年7月,由南农倡导发起的亚洲农业科教创新联盟在三亚成立,亚洲农业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同步召开。陈发棣表示,联盟成立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联盟成员将共同应对国际农业教育科技问题和挑战,让农学高校的创新成果更好地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赋能减贫,
南农技术“落地生根”
非洲很多地区常年温度在30度以上,干旱少雨,土壤荒漠化严重。为适应当地严酷的自然环境,给非洲落后地区带来农业新转机,去年10月,“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在肯尼亚纳库鲁郡马坦吉提萨村挂牌成立。这是南农在肯尼亚建设的首家示范村,也是我国高校在非洲挂牌成立的首批示范村之一。
“我们将一些优良品种带过去,并和当地特色相适应。最近我们在实验一种叫切啦笼的菜用豆种植,还普及了新的番茄嫁接技术。”刘高琼介绍说,当地土壤因为长期的单一作物种植,土传病害日益突出,通过改善作物品种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状况。
近几年间,南农农学院教授李刚华数次往返于中国与非洲之间。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倾囊相授下,莫桑比克大部分地区的水稻产量已达到每亩600公斤,较以往翻了3倍多。“我希望传播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理念,更希望通过培训当地农技人员,让中国水稻技术在非洲落地生根。”李刚华说。
在“一带一路”众多沿线国家中,肯尼亚一直是南农对非合作的重点国家。2019年,科技部审批通过了首批1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园艺学院联合申报的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榜上有名。
如今,该实验室的先进育种技术已经育成粮用菜豆、高粱、小米、花生等多个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比同类品种普遍增产10%以上,有力促进了肯尼亚的农业发展。在今年9月刚结束的访非旅程中,该实验室主任王秀娥对南农未来在非洲的合作计划充满期待,她介绍说:“依托联合实验室,我们面向肯尼亚主要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的重大产业难题取得重大突破,育成了多个抗病、高产、优质作物新品种,显著提高了农户生产经济效益。”
20多年来,南农不断加速新品种、新技术在非洲国家的转移、示范和应用,为非洲减贫、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南农方案”。此外,学校还通过多种形式为东非各国培训了数千名农业技术骨干。2014年,学校获外交部、教育部联合批准成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2017年,学校发起成立非洲孔子学院农业职业技术培训联盟。如今,这些学员遍布“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让中国农业技术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
“南农国际教育将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中开启新的篇章。”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春春信心满怀地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统筹教育援外工作,发挥国际交流与国际教育工作的综合效益,让越来越多的‘南农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