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丰富校本培训形式 为教师成长赋能蓄力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侧记
■本报通讯员 沈华明 宋建国
图为该校叶圣陶雕像
图为该校举行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微论坛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坚定专业信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其中,校本培训具有贴近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更强的特点,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支撑。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围绕教师专业成长,高起点谋划,细节处落实,努力奏好教师校本培训“三部曲”。
文化引领,同塑教育价值观
校本培训应该与学校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相一致,因此,校本培训应该从依托校园文化凝聚人心入手。
树立价值追求。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始建于1905年,1917年至1921年,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学校任教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教育实践改革。1977年叶圣陶先生重访苏州甪直镇时,为学校题词:“祝愿全体同学认真学习,三育并进。祝愿全体老师以身作则,善教善导,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传承实践叶圣陶的教育思想,该校于2002年更名为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叶圣陶之名命名的公办小学。传承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与发展之路。该校向全体教师发出“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的倡导,确立了“教学至精、教育至爱、教为不教”的教师发展目标,提炼出了“让叶圣陶教育思想深入人心,将叶圣陶教育思想渗透课堂,用叶圣陶教育思想培育新人”的实践路径,引导全体教师从教育生活本身寻得生命意义及人生幸福的方式。该校组织教师通读《叶圣陶教育文集》,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摘录,编撰出版《叶圣陶教育箴言》,人手一本,供教师泛在式阅读。同时,每学期举行“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微论坛,主题涉及学科教学、养成教育、德育工作、爱心教育、成长故事等。
物化校园文化。在叶圣陶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有叶圣陶先生汉白玉坐像;大厅东侧,叶圣陶先生在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场景被雕刻成连环浮雕装饰在墙;走廊里设计悬挂了叶圣陶先生关于教育教学的精辟论述。该校建设校史室、历史长廊供师生参观了解;设立未厌图书馆和叶圣陶作品专架方便师生借阅;开辟“生生农场”,让师生实践劳作……全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描绘精神长相。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以“教学至精、教育至爱、教为不教”的教师发展目标对教师进行精神画像:理想信念,要像叶圣陶先生那样“有初心”;关心学生,要像叶圣陶先生那样“有真爱”;教育科研,要像叶圣陶先生那样“有思想”;课堂教学,要像叶圣陶先生那样“有方法”;养成教育,要像叶圣陶先生那样“有坚持”。
如今,传承实践、教为不教、以身作则、善教善导,像叶圣陶先生那样做老师,培养自主、自探、自辨、自律的阳光少年,已成为每个叶小人的自觉追求。
立足课堂,铺设成长快车道
诊断+示范,助推新教师成长。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教导处组织相关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教学诊断团队,进入课堂“推门听课”,进行教学诊断。诊断团队主要关注新教师教学基本功,包括一般基本功,如教态、语言、板书等;学科基本功,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处置、教学进程的调控、教学活动的效度和学习成效的评判等。诊断团对新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现出来的智慧等充分肯定,针对课堂观察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新教师充分交流,并给出相应的调整或改进建议,帮助新上岗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站稳站好讲台。
该校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学期组织开展名师示范课活动,充分展示名师的教学技能、语言艺术、细节处理等优秀做法供新上岗教师揣摩、学习。
“上诊断课就如同是在‘照镜子’,听示范课就好像是‘正衣冠’,新上岗5年内的教师在‘两课’融合中找到了专业短板和努力方向。”该校校长邹文珍说。
教研+科研,打造研究型团队。该校与时俱进革新教研制度,强化引领激励,激发教师教研的内需,唤醒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坚定教师主动发展的心志。学校教研制度的建设充分考虑学校、教师、生源的实际,关注教师情感体验,突出人文关怀,经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轮协商与对话,渐次达成学校教研活动的新样态。学校革新教研内容与形式,一改以往以“课例分析”为主的单一的听课、评课形式,以主题为核心,课例为载体,形成“教—研—训”一体化教研范式。
通过前期调研,该校确定每学年各年级各学科的教研主题,定期召开教研组长研讨会议,立足课堂研究每一主题要达成的目标,各教研组做好培训设计、课例设计、研讨设计,形成整学年的教研活动纲领,并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赋能蓄力,助其行稳致远。
近年来,该校在“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引领下,从教研组教研主题转化而来的课题有省级课题“构建小学生自主学习梯次型、多类型框架的研究”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进阶式’研究”;市级课题“适应新时代农村小学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模式探索”;市级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以‘叶’为舟,构建‘生生’课堂——基于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思想下课堂的转型”;以及教师个人的区级课题等。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其中,8人成长为中小学高级教师,30多人获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称号,教师金雪芳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凝心聚力,营造发展新生态
青蓝工程。多年来,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坚持实施“青蓝工程”,为每一位新上岗教师配备一位学科导师、一位班主任导师,通过“老”带“新”、“熟”带“生”,让优秀教师成为青年教师工作上的助力者、人生的引导者、事业的领航者。结对年轻教师在“师父”的引领下,脚踏实地、勤学苦干,从言传身教中感受学校浓厚的专业氛围,深入了解学校文化,不断发展、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青年教师读书班。9月7日,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第43期青年教师读书班举行开班仪式。2002年,该校成立“青年教师读书班”并延续至今,入职3年内的教师都要参加该读书班,每双周周二晚上是读书班集中读书时间,读书内容以叶圣陶教育著作和研究叶圣陶的论著为主,如《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评传》《父亲长长的一生》《我所了解的叶圣陶》等。此外,该校还要求教师制定每学期不少于2本书的阅读计划,定期组织读书沙龙活动,聘请专家学者进行导读。
“我们希望以青年读书班为抓手,引导全体青年教师明确责任,向叶圣陶先生学习,树立‘把受教育的人当成种子一样’的学生观;希望教师们多读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像叶圣陶一样做老师,让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在这所百年老校中焕发新的生机。”邹文珍说。
校级名师工作室。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基于学校现状,创设校级名师工作室。校级名师工作室由各学科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领衔,通过双向选择,精选3到5名成员,经校务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命名为某学科校级名师工作室。目前,该校有语、数、英、音、美、科学、信息技术、劳动等10个校级名师工作室。校级名师工作室成员主动承担起学校课改“领头雁”的职责,针对学校的课堂现状,在对叶圣陶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分析和整合的基础上,构建出“双主体,三环节”的生生课堂范式,并提炼出“生生课堂”本质要义:以生为本,教为不教,学为再学,教学相长。各校级名师工作室大胆实践、反思,在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富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样态。这样的过程也有效提高了工作室成员研究课堂的综合能力。在今年的全区评课选优活动中,该校有6名校级名师工作室成员参赛,其中4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
“我校教师积极向上、活力奔放,每一位教师都走在完善自我、成就自我的成长路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获得感、力量感。在这个志同道合的大家庭里,所有教师勇于探索、乐于分享,在蓬勃的教育生态下,共同提升内力。”邹文珍说。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校先后荣获吴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优胜奖”,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培育奖”,苏州市中小学家访工作先进学校等12项省市区级集体荣誉。
奋进新时代,建功在叶小。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将一如既往地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体叶小人将继续秉持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身体力行的实干精神、相濡以沫的团队精神,传承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推进五育融合、全面育人,力争把叶圣陶实小建设成文化浓郁的校园、安全和谐的校园、绿色生态的校园,打造一所高质量、高品质的一流学校。
①
②
③
④
图①为该校教师在“圣陶讲堂”参加活动;
图②该校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室”;
图③为该校举行师徒结对仪式;
图④为该校教师参加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