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42载 矢志不移“行知路”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今年7月,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领衔完成的“大情怀育人: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项目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杨瑞清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实践解决乡村学校育人实际问题,在乡村学校生存、乡村教育公平和乡村儿童享受高质量教育等方面作出标本性示范——

扎根乡村42载 矢志不移“行知路”

■本报记者 缪志聪

步入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迎面可见一尊陶行知先生塑像。9月的校园,树木参天,绿草茵茵,教学楼里书声琅琅。

中午,正是孩子们休息的时候,广播里播放着《锄头舞歌》。柿子树下的杨瑞清笑着说,这是陶行知先生写给南京晓庄学院的校歌,他和孩子们唱了42年: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航标,从落后的村办小学到中国新型乡村学校,一场“行知教育实验”伴随着歌声,穿越时空,凝望着42载“行知路”上的欢乐与艰辛、付出与收获。

立足乡村,

根植于理想开启教育实验

1981年,杨瑞清带着满腔热情来到江苏省江浦县(现南京市浦口区)偏远的五里小学。第一次走进教室的他,见到村民口中的“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接手被称为“二年级万岁”的差班——38名学生中留级生有20名。

面对乱哄哄的课堂,杨瑞清从陶行知思想和精神中汲取力量:“就算吃得千般苦,也要把孩子教出来。”

空有一腔热情显然不够。初来时,杨瑞清对学情作了深入分析:全村9个学段357名学生,小学阶段平均留级1.27年,孩子们普遍缺乏自信心,间接导致农村家庭负担增加。

怎么办?杨瑞清决定从陶行知身上找答案。到校当年,他开设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个行知实验班,开启了行知教育实验。没有明确的路径可循,没有现成经验可鉴,但陶行知的话语给杨瑞清指明了方向——把整个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杨瑞清清晰认识到:行知教育实验就要在“源于生活、面对生活、学会生活、享受生活”中进行,让“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基地,走进社会。

行知班的教学改革从教室延伸到室外。“虽然我们没有高级的仪器,但是我们的资源很宝贵,稻田很宝贵,荷花很宝贵,方圆百里的大山就在我们脚下。”杨瑞清带着孩子们春天在乡间认识植物,夏天到河边捉鱼游泳,秋天爬山,冬天玩雪……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学校成为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

1983年,行知小学新建的校园需要绿化美化,老师们带着学生栽树,开辟小种植园,开辟小农场,建设娃娃农科院,设立6个小小研究所,为后来行知基地的创立做了准备。实验农场还吸引城市学校来此开展劳动实践,体验农村生活。

1994年,行知基地创立,这是江苏第一家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杨瑞清初次尝试利用乡土资源,采茶叶、刨花生、喂牲畜,夜晚的星空和篝火,吸引了许多城里孩子来体验乡村生活。

在杨瑞清带领下,行知小学开展“三农”体验课程、“赏识教育”“三小课堂”“教师发展学校”“小学小班化”等6项新实验,重点开发乡村儿童走进城市、增长见识以及城市学生体验乡村生活、开展劳动实践系列课程,促进城乡学生深度交往,形成城市带动乡村、乡村反哺城市的良性互动局面。

如今的行知校园,村小原貌完整保留,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教学楼淡雅素净,现代气息与田园风光比邻,书声与鸟鸣相和相应。300亩校园,3000名师生,每年接待4万多城市学生和国际学生……落后的村小,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幼儿园、3所小学、1所初中、1个基地于一体的国际化教育集团。

经过多年探索与完善,行知基地开发形成6大领域、24个模块的100多项特色化精品化综合化课程体系,每年服务全区近4万中小学生,较好解决了学校劳动教育场地不足、课程门类不全、师资配备不强等问题。构筑以行知基地为大本营,半径2公里的核心资源区、半径5公里的拓展资源区、半径30公里的联络资源区,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将教育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

杨瑞清坦言,行知基地为行知小学的孩子争取到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条件,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基地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打开了城市之窗、国际之窗、友谊之门。

立德树人,

变革乡村学校育人方式

行知小学的标识及校徽设计者是该校一位毕业校友。当年,他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是行知实验点燃了希望之光——“你对色彩与线条那么敏感,一定是个美术人才!”一度被认定为“差生”的他后来考上大学,走上艺术设计之路,现在已是高校副教授。这是“赏识教育”的魅力。

1986年,第一个行知班学生毕业后,行知小学开始实行不留级制度: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留级,着力解决大量学生留级及其带来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信心不足等问题,借此促进教师、家长观念转变,推动教育教学整体变革。

杨瑞清将这一实验思路称为“弘扬主体,扬长补短,耐心等待,促进迁移”。“本质上,这是一种制度改革。学生学不好、反复留级的根本原因在教育,而不在学生。学校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过幸福、完整的童年生活。”

为此,行知小学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改变一张卷子、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做法,采取分阶段、分内容、多次重复考核的方式,想尽办法“让每一个学生考出自信来”。

杨瑞清说:“只有你相信他是个好孩子,你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好孩子!”这一教育理念像一束光,洒进每个行知孩子心中。走上社会的他们普遍阳光善良,热爱生活,积极向上。2001届毕业生张兴海在一篇题为《此生无悔入行知》的文章中写道,“行知学校给予自己的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气质”。

2005年,行知小学成为南京市小班化实验学校,行知教育实验开始深入探索小班化教育的特点、规律,提出新理念,提炼新经验。杨瑞清带领团队努力打破课程和生活割裂的局面,实现国家课程生活化、生活资源课程化,让整个课程“活”起来,构建富有生机的校本化课程体系。

学校致力于实践陶行知的儿童观,开展“三小课堂”实验,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中成长为互敬互爱的小朋友、“即知即传”的小先生、自动自立的小主人,构建以“小问题、小探究、小展示”为主要环节的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教学的生机。

多年前,杨瑞清曾邀请一位农民丁跃生来校种荷花。如今,丁跃生种出了1000多种荷花,担任南农大兼职教授,每年收入两三百万元,成了行知孩子的另一本“活教材”。杨瑞清把孩子们看到的、学到的归纳成4个字:第一个字是“美”,每年5月到11月,万紫千红竞相开放,当然美;第二个字是“富”,看到种田也能种得那么富有,生活过得那么潇洒,孩子们非常羡慕;第三个字是“高”,高收入来源于高科技含量;第四个字是“乐”,丁跃生总是笑呵呵的,种荷花让他快乐,劳动致富更让他快乐。杨瑞清觉得,这4个字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有人生观、价值观在里头,有理想在里头,还有美感在里头。”

融入时代,

“大情怀”为乡村教育蹚新路

2017年,葛德霞老师接手第87个“行知班”。在这里,“爱”成了联系一切的纽带。她耐心等待和引导“叛逆”的男生成长,帮助“淘气包”们解决班级生活中制造的小麻烦,倾听女生如影随形的日常烦恼……在这里,她收获了教师生涯幸福温煦的时光,实现了自己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她用文字记录“行知班”的点点滴滴及日常所思所感,称其为“爱的唤醒”。

42年来,学校累计开办100多个“行知班”,开展22项实验探索,贯穿村校一体、城乡联合、国际交流、文化共享各阶段,涉及德育、课程、教学、管理各领域,指向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构成落地生根、扎实丰满的实验体系,不断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实践有效破解一系列乡村教育难题。

“大情怀是乡村教育振兴的精神信仰,教育常在细微处发生。”杨瑞清说,1995年学校提出“学会赏识,爱满天下”教育理念,彰显爱的教育,致力于营造有助于生命成长的教育文化生态。此后,行知教育实验始终聚焦于“大情怀”,形成体现独特儿童观、教育观、学校观、课程教学观的本土教育话语方式。

“学会成长,做自信快乐的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教师队伍成长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理念。”在杨瑞清心目中,行知学校要培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满天下”、以“大情怀”育人、立志做新时代“大先生”的真心良师,让每个教师在其中找到人生意义和职业幸福。

在“真心良师”的努力下,行知学校特别重视“爱的教育”,培养了一批批“精彩陶子”。“陶子”一词源自对陶行知先生的敬称,行知学校致力于培养的学生,正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下成长起来的“做真人、爱生活、善学习、有担当”新时代的“陶子”,“大志、大气、大爱”是其鲜明的精神特质。

围绕学生形象,学校在2010年设计吉祥物“陶娃”。近年来,学校又进一步设计包括文明、学习、健康、艺术、劳动等内涵的“五好陶娃”。在凸显“五育”融合的同时实施融合评价,分学段制订“五好陶娃”进阶式成长评价体系,开发《陶娃评价手册》、陶娃争章、陶娃荣誉墙等评价工具,开展陶娃过春节、陶娃手抄报、陶娃班会、陶娃运动会、陶娃故事会等系列主题活动,将评价融入教育教学和艺体活动,实现育人品格提升。

行知学校坚持采用“走进现场、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的教育方式,以“知行合一”思想引领课程建构。杨瑞清说:“我们在传承、弘扬行知精神上,要坚持实践第一,要坚持回到生活,要走进现场,要把根基深深地扎进泥土里。”如今,学校周边早已不再是农田,行知学校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学校,但“行知教育实验”依然散发着无穷魅力。

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进一步整合各类特色优质资源,以“国家课程校本化、生活资源课程化、学校课程系统化”为思路,以“村校一体、城乡联合、国际交流、品牌共享”为路径,系统建构“基于生长、滋养生长、促进生长、指向生长”旨在培植乡村儿童生活力的生长课程体系,让课程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生长在联合的生活中。

杨瑞清说,乡村教育不是落后教育的代名词,乡村教育有着自身的美好品质和独特价值。“我们的实验表明,乡村学校能够以平等的姿态融入城乡一体化、全球化的浪潮,并从中获得滋养,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一所乡村学校,固守过去只会带来生命的停滞,必须在时代大潮中不断探新路、谋新局,找到新的生长点。”42年来,这所“不一样的村小”以不懈探索走出一条“逆袭”之路,办学实力从弱到强,成为百余所城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还向海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行知学校”这面文化旗帜,在绿野乡间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