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江苏教师年度人物
用一份份耕耘 换一点点改变
姚小立
到边远的山区,到国家最需要、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支教,是姚小立读师范时就萌生的想法。2017年,他如愿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支教。
支教期间,他发起“春风行动”,号召爱心人士为藏区儿童捐款捐物7万余元,并根据藏区地域特点和教研现状,组建教研共同体,提高课堂效率,圆满完成了援青任务。
2021年8月,姚小立任乡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睢宁县刘圩学校校长。“报到第一天我内心很焦虑。校门口杂乱不堪,校舍也很简陋,教师平均年龄53岁,学生多是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教学质量亟待提升”。面对困境,姚小立秉持“改变一点点,就会一点点改变”的行动理念,吃住在学校,带着教师们奋力拼搏,换来学校一点点的改变。
“教育本来就该是幸福的!”这是姚小立的教育观。
为让孩子们享受“幸福教育”,他首先把幸福的“种子”种进教师的心灵,确立“校长服务教干,教干服务教师,教师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一切工作从师生需求出发,坚持每天和教师谈心,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
“巡课是每位校长都会做的事情,但是姚校长创新性地变‘巡课’为‘寻课’,鼓励我们抛开束缚,‘寻找’教学亮点,发挥自己的教学专长,重新点燃了我们对工作的热情。”一位老教师说。
“和姚校长的接触,打破了我对校长的刻板印象。在我们学校,开会很少,不用考勤,备课不拘泥于形式。对于刚入职的年轻教师来说,能够被理解、被尊重,在纯粹公平的环境中工作,更能激发我们的自主意识。”一位年轻教师感慨道。倾听、理解、尊重、公平的气氛弥漫校园,学生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奋力拼搏。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这是姚小立的学生观。
全校676名学生,他关爱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我现在最享受的时刻就是每天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倾听孩子的声音,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鉴于学校留守儿童多的现状,姚小立创办“留守儿童之家”,周末义务提供托管服务。
融合教育实施后,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逐渐增多。一年来,他深入30多个家庭,走访看望贫困和特殊学生,为其解决困难。对于残障儿童,他亲自结对,为其开设个性化成长课程。
姚小立始终认为,乡村学校的孩子要学在学校、学在课堂,要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学校开设了硬笔书法、体操、花样跳绳、面塑等社团活动。“我参加了花样跳绳社团,运动的时候感觉很解压、很放松。”学生袁晨说道。
“姚校长提议给孩子们设计分层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这一招确实有效,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自信心也增强了。”教师尤成说。姚小立还在学校施行“包干式”补弱,骨干教师打破年级、学科界限,督促指导随时随地发生,形成了“学校无闲人,人人皆育人”的局面。
“幸福教育”的模样在刘圩学校逐渐呈现,而教学质量只是这种教育氛围的副产品,2022年,学校中考均分和及格率排名均居同类学校第一,是唯一一所跻身全县前十的农村校,学校成为乡村校困境崛起的典范。
心中有灯塔
守护苔花开
丁月玲
1985年,丁月玲以海门师范幼师班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加入海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刚刚步入美丽的童话世界,她却遭遇了职业生涯最初的困惑。
当时,丁月玲先是因为处理一起孩子意外伤害事件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闷闷不乐。然后又因为老同学高考中榜的消息频频传来,让她感受到人生的落差。
“当我回到孩子们中间,他们出奇地安静、乖巧,平日爱捣蛋的小朋友也收敛了。”丁月玲回忆道,“他们一个个拉着我的手,关切地问:‘丁老师,你怎么了?’”
孩子们用他们纯真的爱、善良的心帮丁月玲竖起心中的“灯塔”,她暗暗发誓,要在服务幼教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38年里,丁月玲结识了一茬又一茬孩子。曾经,她班上有位小男孩,因先天生理缺陷走路蹒跚,她就试着把一些简单的班级事务交给他,“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有发展潜能,真诚地给他们以期待和希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前进方式。”
20世纪90年代初,幼儿教育重知识轻情感的现象普遍存在。丁月玲敏感地捕捉到教育科研的突破口,开始生命教育研究,课堂教学也愈发生动活泼、个性鲜明,并逐渐形成“情感渗透、自主探索、情智共长”的教学风格。她先后主持多项省市级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让生命自由和谐》结集出版,为致力于园本课程改革的园所提供了一种完整的课程范式。
作为海安与中科院合作项目“中科海安幼教”课程资源研发组核心成员,丁月玲用前瞻的幼教课程理念,构建了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框架,并借助中科院人机交互课件编辑平台,设计制作了100多个白板课件,有效推进了海安幼教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精神富足、润泽心灵、从容行走,“二幼现象”引起国内专家的关注,多个媒体先后专版报道。不少单位纷纷抛出“橄榄枝”,高薪聘请她到外地发展,但均被一口回绝。38年来,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她青丝变白发,她的坚持与热爱感染着她的学生,成就一段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佳话。
一枝独秀不是春,丁月玲先后培养出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50余人;海安二幼教师在各类比赛中获得10个全国一等奖、4个省一等奖、22个市一等奖,多个奖项填补了海安幼教史的空白,400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0多位教师先后走上多所幼儿园管理岗位。与此同时,丁月玲积极主持省乡村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扎实推进领雁培养工程,打造南通、海安乡村幼教的“熠熠星光”,激活“一池春水”。
一直以来,丁月玲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引导团队成员全方位参与对口帮扶活动,充分发挥海安教育的品牌效应。对口帮扶的幼儿园成长为当地的排头兵,继续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一生只为一事来,一心只待苔花开。38载的光阴,她一朵花换得春色满园,在最热爱的事业中和孩子们携手并肩,风雨兼程,让平凡璀璨绽放。
大爱无言守初心 情洒高原担使命
王景花
王景花是江苏省华罗庚中学一名普通的生物教师。在她上小学时,最崇拜的一位语文老师来自青海省,“他说他的故乡美丽又神奇,有高原明珠还有雪域莲花。我那时候就很向往,想长大了去看看。”
长大后,王景花也成了一名教师。带着小时候的憧憬与向往,也带着专业的自信,她于2022年7月跟随常州“组团式帮扶”优秀教师团队走进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对于王景花的决定,她的丈夫很支持,“教育工作没有地域之分,哪里需要就该去哪里,家里我会照顾好,你放心。”
初来青海,大家最不适应的就是由缺氧引起的高原反应以及饮食不习惯,但是他们对这些生活困难都做好了心理准备。“来这里,就要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青精神!”王景花坚定地说。
作为海南州高级中学两个高三毕业班的任课教师,她认真研究学情,钻研适合海南州学生的教法。为更深入了解牧区学生的成长环境,她经常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并送去学习用品和衣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班上有个女孩扬尖拉毛,家住离学校很远的果洛州,每次放假都不能回家。王景花了解情况后主动找到女孩,每次放假陪着她一起学习、谈心。在班上,像扬尖拉毛这样的孩子还有许多,他们从小生长在牧区,父母的关爱程度不够,王景花细心地关注、用心地照顾、耐心地引导他们,渐渐地,她和孩子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孩子们都叫她“花姐”。
通过大量调研后,王景花针对发现的问题组织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她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率,要求所有孩子备好各科的笔记本,并组织教师定期抽查。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每一节课她都精心设置任务,让学生自主充分参与学习任务讨论。
“王老师讲课非常幽默、诙谐、生动,比如在讲遗传学这方面时,虽然这门课本身比较复杂,但是她编了一些口诀,让我们轻松记住了很多遗传方式。”学生赵芮说。
2022年7月,王景花被任命为海南州高级中学教研室主任。“如何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团队”是王景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她下足了功夫,带领教师开展岗位大练兵,启动青蓝工程,引领青年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在王景花的努力下,2022年,海南州高级中学有10项省级课题成功立项,开创了学校科研的新篇章。学校在教学观念、教学规范化管理、教科研工作水平提升及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均有了可喜的变化。
作为海南州兼职教研员,王景花的专业指导和引领作用辐射到全州,甚至全省。她受邀赴黄南州尖扎县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播种在尖扎县第二民族中学。2023年5月,高中生物王景花名师工作室(州级)成立,工作室通过平台活动推动全州8所高中生物学科青年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涌现出多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团队。在王景花的牵头下,江苏和青海的云学习交流平台——“苏青网络教研发展联盟”组建成立,联盟通过定期的线上主题研讨、同课异构、学术交流、讲座分享,让更多教师从中受益。
双鬓多年作雪 寸心依然如丹
陈玉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陈玉出生在苏北农村,家境贫寒,自幼的求学经历,让他从小就下定决心,将来要当个老师,培养更多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他报名参加“西部计划”,来到毛乌素沙漠腹地——陕北榆林,担任驻村干部。村里学校缺老师,他就主动当起义务代课教师。
黄土高原条件艰苦,一两个月都不能洗一次澡,进村要步行四五个小时山路。一个雨夜,因为路太滑,陈玉连人带车摔进了山沟。为了不耽误上课,他强忍剧痛,一瘸一拐地推着摩托车翻山越岭,直到凌晨才赶到村子,顾不得满身泥泞,又站上了讲台。
从陕西回来,他成了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对困难学生的困惑和痛楚感同身受,他能迅速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为学生解烦忧、计深远,努力做学生们的知心朋友。
在大家的心目中,陈玉是一位“英雄”。上大学时,他就见义勇为,不顾个人安危,冲入浓烟滚滚的宿舍救人。2020年3月,疫情形势危急,他主动请缨,被派往昆山转运入境人员,曾忙得四天四夜没合眼,20多天,体重从150多斤掉到120斤。抗疫回来,学生们都说,“陈老师更瘦了,头发更白了”。他无偿献血24年,累计3.1万多毫升。很多次,看他献完血不顾疲劳赶来上课,学生们都很心疼,也渐渐明白了公益的意义。
一年365天,只要不是出差开会,他天天都在学校,节假日亦是如此。工作以来,陈玉先后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铜奖、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40余项市级以上表彰奖励,7次被市委市政府等记功嘉奖,连续6年年度考核优秀。
学生遇到急事难事烦心事,总第一个想到他。学生经济困难,他到处奔走,筹集数万元善款;营养不够,他从家里带去鸡蛋、牛奶和水果等;身份证丢了、眼镜衣物坏了,他骑车带着学生补办、修理,为学生缝补……在陈玉的悉心呵护下,一名基础薄弱、几次要退学的重病特困生小新(化名),重新点燃了对未来的渴望,成绩由入学时的倒数第一进步到全班第二、专业第三,并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我来自大山深处,很幸运能遇到陈老师,我也要参加‘西部计划’,到贫困山区支教,努力成为像他那样的人。”小新说。
“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这是陈玉的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对他的描述。近年来,10多名有抑郁倾向的学生在他的帮助下重展笑颜并取得优异成绩;不少问题家庭、特困家庭学生在他的帮助下,考上本科和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许多中小学生家长向他求援,他也竭尽所能提供帮助。在他心里,帮助一个孩子,就是在挽救一个家庭。只要以心育心,每个孩子都能迎来自己的花期。
他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30余场,服务群众10余万人,带动学生在奉献中成长。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他积极探索“五育并举”新路,开展“课堂革命”,在学校中草药园等场所开展融“德智体美劳”于一体的专题大课和思政课,深受师生喜爱。
陈玉的生活很简单,除了工作,就是公益。平时没时间陪家人,周末、节假日,他和爱人就把儿子带到学校,白天他们工作,儿子在一旁做作业,有时一家人晚上就在办公室将就一晚。“再忙再苦再累,学生都在我心里排第一位,他们都是我的孩子。”这是陈玉对学生的赤诚心声。
追寻适切教育
打造幸福童年
丁加华
1992年,丁加华从当时的南通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建湖教小学数学。就在他数学教学渐入佳境时,校领导又交给他一个新任务——兼任科学教师。
“当时接到这个任务,说实话我有点蒙,不知从何入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丁加华愈发感觉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渐渐地,他成了一名专职科学教师,并总能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发现科学的奥秘。
2021年,丁加华任建湖县湖阳路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他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提出“适切教育”的办学主张,带领全校师生积极打造“向光生长”的阳光文化,践行“阳光育人,多彩成长”的办学理念,确立“培养阳光儿童”的育人目标,以“阳光管理、阳光课程、阳光教师、阳光学子、阳光环境”为载体,构建以“生长课堂,生活作文,生命践旅,生趣社团”为内容的“四生”特色课程,让“适切教育”成了学校的一张名片。
丁加华将德育融入日常教育。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每月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鼓励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等主题活动。他将劳动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通过制订劳动教育清单、上好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注重劳动教育评价等构建立体化的劳动教育模式,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我们亲手种下西红柿、辣椒、茄子、青菜……这样的种植活动,让我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也领略到劳动的艰辛”。在学校“耕读园”里,劳动的喜悦洋溢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在课堂上,丁加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他总是鼓励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严格按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提出“四精”“四必”“四制”作业管控措施,以“小切口”求“大实效”。此外,丁加华还着力构建品德与修养、学习与探究、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艺术、劳动与社会实践“五维”评价体系,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过去的一学期,全校有100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校申报的“双减”案例——“‘五维’评价:构建‘双减’新生态”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案例并在全省推广。建湖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马汝刚表示,“建湖县湖阳路小学以‘减’见‘增’,以‘放’见‘管’,把减出来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孩子们更适用的地方。”
从教31年来,丁加华先后主持5项省级课题,8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比赛中获奖,2次在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上开设示范课,参编图书3本,3次获省市优质课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累计开设讲座及示范课70多次,辅导10多名学生在省市科学比赛中获奖。丁加华用自己的行动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让他们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他是孩子们成长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