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期,相遇成诗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生命可期,相遇成诗

图为学生过集体生日

 

■江苏省新沂市新华小学 晁瑞聪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种子,独一无二的种子,等待与老师的相遇,谱写一首名为“成长”的歌。

邂逅“乐知”——点亮生命火花

一间教室,承载师生对生命成长的美好愿景,是班级的使命、价值观所在。所以,我迫切希望和我的孩子们共同建造一个属于我们的成长家园。

2019年,我和“乐知”班的孩子们邂逅在新华小学校园。心怀赤诚,一晃走过4年,也走进被爱意包裹的生命深处。我们以“愿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快乐成长”为愿景,朝向新教育坚定前行。我们的班级以“乐知”为名,期望每个孩子带着快乐的心情和求知的欲望,一路收获,灿烂成长。世界很大,未来很长,孩子们在日复一日的积淀中发掘出教室的文化特质与精神标识,朝气蓬勃的教室也见证了每个生命的蜕变。我和孩子们合作打造教室文化“美”,商量确定了班徽、班歌、班诗、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等。浸润在班级文化中,孩子们将“求知”装进口袋,将“快乐”藏进衣兜,平凡的日子碰撞出闪闪发亮的火花。

浸润书香——奔赴诗与远方

一间教室的成长离不开阅读的滋养。钱钟书先生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阅读是点亮孩子心灯的钥匙。因为感受书香、浸润书香、传播书香,所以山川河流、灿烂星河、烟火人间,都能成为丰盈孩子生命的鲜活色彩。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每晚进行读书打卡。小小的孩子,在拼音还读得磕磕绊绊的时候,却喜欢用手指着绘本,给爸爸妈妈讲故事。有的孩子通过读书发掘出新爱好;有的孩子透过书本领略世间万般风景;有的孩子读的书多了,学会了自己思考与提问,用思想牵着文字远行;更多的孩子,养成了阅读习惯,在书香中迎接成长。

孩子们爱上读书,并向我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教室里打造一间属于自己的图书馆。我大力支持他们的想法,随后便组织孩子们捐书,分类整理书柜,打印借阅表,选拔图书管理员,制订借阅公约等。这些行动激起了班级的“借书热潮”。书读了一本又一本,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在岁月的流淌里,我看见一个个孩子因为读书而独特。

书读得好了,我便跃跃欲试,策划班级演讲活动,试图以一场“成长”演讲,和孩子们一同回顾“长大”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感受站上舞台尽情表达的乐趣。然而,在选拔演讲者上,我遭遇了“滑铁卢”。孩子们连连摆手,嚷嚷着“我不行”。正当我一筹莫展时,班级小勇士田润泽请缨出战,让我倍感欣慰。为了呈现一场完美的演出,同时也为了给同学们树立信心,我们多次修改讲稿,反复试讲。最后,田润泽自信大方的展示,不仅赢得了大家的喝彩,还激发了孩子们站上讲台演讲、讲故事的热情。刘轩宇、夏爽等孩子陆续站上大舞台,展示“乐童”风采。

遇见课程——幸得阡陌暖春

朱永新教授说:“以共同的理念为背景,以已经实现卓越标准的榜样为鉴,创造性地在自己的环境中开出一朵花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的课程形态。”“乐知”班的卓越课程,是将小“乐童”们放进岁月中成长的过程。

阅读课程——在学中得。美好的日子从晨诵开始,我与孩子们合作读诗歌。从童谣到古诗,从儿童诗到青春诗,我们与黎明共舞。每天午读半小时,孩子们静静阅读,完成自己的读写笔记。暮省时,我会引导孩子们回忆一天读过的书,分享阅读感受,体味书韵。课堂上,我积极构建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实现整本书深度阅读。课后,我力邀家长参与设置亲子共读课程,打造书香家庭。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室的每一天都氤氲着爱与温暖。

电影课程——在看中悟。每月,我会给学生推荐一部电影,由他们回家自行观看或与家长一同观看。《除夕的故事》《101斑点狗》《你看起来很好吃》《大圣归来》《小王子》等都是大家喜爱的电影。观后有感的孩子,可以做手抄报、书签,还可以自己编故事等记录感受。我从中选择优秀作品在班级展示,并推荐其成为下一部电影“星推官”。孩子喜欢的电影多种多样,互相分享的过程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感悟。

课本剧课程——在玩中学。我还利用小小的课本剧,将所有孩子卷入阅读与口才的生命场。孩子们在知文、懂理、移情的排演中,培养阅读兴趣,增强审美能力,获得精神愉悦。班级里的优秀课本剧《小红帽》还登上了学校小秀场舞台,逗乐了一群小观众,让孩子们找到自己、活出自己。

走进生活——拾取人间烟火

聆听窗外的声音是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我和孩子们一起走出校园,走进自然和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生命的拔节生长插上翅膀。

“礼赞自然”中,我鼓励孩子们种一株属于自己的植物,并记录其生长过程;“一封家书伴成长”,我与家长们通信,纸短诉情长;“雷锋月”来临,我们走上街头争当小小志愿者,弘扬雷锋精神;过“端午”,我们一起包粽子、做香包,弘扬传统文化;“寻找红色记忆”,我们走遍新沂革命基地,重温红色岁月,树立报国之志。

时光飞逝,留在记忆深处的,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微小平淡的瞬间。

合育为帆——助力生命启航

一间教室,光有学生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来自家长的力量。

一年级开学不久,小佟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声音小小的,吐字不大清晰,比同龄人反应慢好几拍,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因为跟不上大多数同学的进度,他变得更安静了。当同伴们已经适应小学生活,从一粒种子长出嫩芽时,他却用沉默的土壤把自己深埋起来,任凭我千呼万唤都不愿出来。

和小佟妈妈交流后得知,孩子被确诊为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家长会后,她眼中含泪对我说:“尽管我不愿承认,但我的孩子似乎与优秀二字毫无缘分,引导他学习就像牵着蜗牛散步,是那样艰难。”从那以后,我们经常交流,共同制订教育计划,相互打气。慢慢地,男孩变了,他从安静地坐着变成了安静地努力。课堂上端正身姿,认真听讲,那或好奇或迷茫或执着的目光紧紧追随老师。课后作业也不再是大片空白,而是笔画尽可能标准,从写到订正,从不敷衍。虽然学习对他来说仍旧是一件艰难的事,但这颗小种子,终于鼓起勇气接受外界的阳光和雨露,积蓄着破土而生的力量。成长的沿途总是布满荆棘,然而玉汝于成,前路终会有光明。教育之所以幸福,也正因如此。

流水爱高山,它滋养苍绿千千万万年;飞鸟爱天空,它不留痕迹,划过白昼与黑暗。我热爱教育,全力以赴追寻幸福完整的人生,愿生命在教室里开出似锦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