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江湾,润泽童年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十里江湾,润泽童年

图为孩子们开展阅读课程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机关幼儿园 季红梅  

南通市海门区机关幼儿园“江韵”生态课程依托滨江文化,以大自然为主要场所,四季更替为线索,以“劳作、趣探、野玩、节庆”为活动内容,“亲自然、真体验”为主要形式,深挖周边各类资源,引导幼儿亲身体验、自主探索、反思总结,拓展幼儿生命成长的空间以及自我发展、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程建构的实践目标

朱永新教授说:“研发卓越课程,必须明确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我们的“江韵”生态课程正是在研发过程中逐步明晰了实践目标。

拓展成长空间,成就幸福完整童年。“江韵”生态课程寻找与实现五大领域目标相对接的环境资源,在广阔的蓝天下开辟自然课堂,组织愉快有趣的集体、小组活动,在自然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乐于创造、勇于表现的能力,成就幸福完整的童年。

增强教师实施能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我们通过“江韵”生态课程建设,改变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课程观,促使其向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转变,真正成为幼儿成长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

建构课程体系,形成特色园本课程。充分挖掘学校周边环境及课题研究资源,将幼儿园、家庭、社区三者连为一体,创生适合每一位幼儿和谐发展、形成无限生命力和生长力的优质园本课程。

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是“吐故纳新”生态课程资源,丰盈园本课程内涵。教师、家长和幼儿带着对资源了解的兴趣,以“空间”“时间”“人群”为线索开展调查访谈、现场观察、交流对话,了解和盘点幼儿园、社区、家庭、节日、节气等专题资源。

奔向自然,营造生命张力。我园毗邻长江,周边有曲折绵延的十里江湾,大片绿地、农田和品种繁多的植物园。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肆意奔跑、静心徜徉,感受四季更替,亲近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灵,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拓展生命的宽度。

亲近本土,感受家乡魅力。田园山水画馆里的本土画家画作、江海博物馆中的历史藏品、海门体育活动中心的各类运动设施……这些地方都记录着家乡海门的发展足迹,能够让孩子们亲近家乡文化,并逐渐了解中华文化。

融入生活,提升学习能力。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幼儿园周边的绘画大师、设计师、园林花艺师等进园和师生互动,从专业角度传授生活小技能,让孩子们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是精心打造“六个一”场景,彰显课程特色,提高课程实施效果。“一墙”是每个班级的课程墙,它记录孩子们的成长故事,引领幼儿的一日生活,践行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目标。“一场”即游戏场,根据不同游戏的性质和功能划分游戏区域,动静结合,具有亲自然、多功能、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点。“一室”即资源室,我们改变常规使用方式,尝试资源室预约法、混龄合作法、专项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充分利用资源室,保障课程建设。“一书”即课程本,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和探索,记录课程中的有趣故事,形成内容丰富的课程本。“一画”是师生研讨画册,用思维导图记录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幼儿之间研讨课程的足迹,让课程更有计划性、更具科学性。“一天地”则是家、园、社共建的课程天地。围绕家庭、幼儿园、社区,我们合作建立广阔资源库,让孩子得以在其中纵情探索。

审议生态课程内容,丰润园本课程体系

一是自然课程。我们打破时空局限和教学预设,让幼儿充分亲近自然,为幼儿提供亲身体验、探究、操作与实践的平台。随着四季更替,我园开展了系列户外远足活动。春天,观察蝴蝶的飞舞、河水的流动、细雨的微拂;夏天,寻找雨后彩虹,倾听雨声雷鸣,采摘垂涎已久的杨梅;秋天,在金色的稻田里感受收获的喜悦,品尝亲手栽种的美味花生;冬天,漫步在长江沙滩上,在东洲河边晒着太阳,在空旷的草地上欢笑嬉闹……我们还将“自然”融入区角游戏,在幼儿园和班级打造出一块块小自然角,让孩子们观察多肉、种植萝卜、开展种子发芽实验等,近距离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让一日生活满溢自然的芬芳。

二是阅读课程。幼儿园绘本馆为幼儿打造了充满生态气息的绘本阅读氛围:我们制订“晨诵、午读、暮省”计划,开展每月绘本推荐、餐前欣赏、绘本漂流等活动,《一园青菜成了精》《草莓》《我爱大自然》等绘本故事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孩子们在阅读中认识自然,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做朋友,细细感受不同生命的奇妙之处。

三是主题课程。我们通过案例的设计、实施和反思,不断更新对“江韵”园本课程实施方法、手段、策略的研究。各班每学期生成一次“江韵”主题课,如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原型的“我的桥”主题活动、以招商重工邮轮为载体的“各种各样的船”主题活动等。这些课程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利用丰富的江边资源,引导幼儿在自然、本真、富有挑战的课程环境中开展活动。

四是家园微课程。“生态种植顾问”课程中,各班的家长种植顾问提供适宜种植的植物品种,介绍植物特性,供孩子们选择。种植时,家长顾问们来到幼儿园指导师生种植,讲授种植小知识。“家庭小农场”课程中,孩子们可以成立志愿者领养队,自主报名领养、轮流照顾班级植物;可以和家长一起种植,通过家园同步对比,丰富经验和知识;还可以选择田园劳作,认识各种收割、采摘工具,体验劳作的快乐和艰辛。“社区大探索”中,我们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转化为课程内容,让孩子们在社区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关心身边大小事,不断开阔眼界。

十里江湾是孩子们自由翱翔、自在探索的天地,他们在其中逐渐成长为拥有“蓬勃探索欲、持久坚持力、独特表达心、生命感恩情”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