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课程!”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我就是课程!”

图为学生们在井盖上作画

 

■山西省临猗县示范小学东城分校 武朋珍 赵美蓉

在临猗县示范小学东城分校,课程让孩子与世界对话、让学生和自己对话;在东校,我们是实践课程的追梦人;在东校,年轻的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

初遇——众里寻它千百度

朱永新教授说:“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的话,课程则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时,才会有教育的精彩涌现。”2021年9月,带着稚嫩与青涩的我们,加入了东校这个大家庭,在这里我们遇到了让人既兴奋又忧愁的“项目化课程”。

项目化课程是什么?要做什么?该如何做?一连串的问号浮现在脑海中。对于我们这群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年轻人来说,无异于“老虎吃天”。“大胆去尝试吧!一定会有收获的。”赵红亮校长温暖又坚定的鼓励,给了我们莫大的能量。2022年2月,项目式学习团队正式组建,我们在摸索中慢慢寻找方向。

项目式学习是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驱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础,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以项目成果展示,获得真实、具体的学习成果。项目式学习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在推进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多次线上学习和线下研讨,紧锣密鼓地写计划、选课程、定方案。一个个争论不休的夜晚,千百回推倒重来的否定,无数次濒临崩溃的重启,至今仍历历在目。就这样,我们的第一个项目化学习主题“‘井’上添花,阅读悦美”诞生了。

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

只要行动,就能唤醒;坚持行动,就有奇迹。要研发课程,首先必须穿越课程。

“万里长征”迈开了第一步,项目具体该如何实施呢?我们联系各班班主任,通过班级群进行宣传,向孩子们发出招募令。最终,我们招募到了52名小学员。

第一次见面时,我们就开门见山地向孩子们抛出了问题:我们要给校园的井盖画上漂亮的图案,你们觉得要解决什么问题?孩子们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最终一致聚焦了三个问题:画什么?怎么画?为什么要画?这三个问题是孩子们思考的结果,也是我们项目开展的步骤。

画什么呢?画可爱的小动物?画漂亮的花草?有的同学提出:画书中的人物不是更有趣吗?于是,我们决定走进书籍中去寻找。

推荐课上,孩子们妙语如珠。“老师,我想画《孤独的小螃蟹》中的小螃蟹,因为我从它身上感受到了善良和勇敢。它为了救土坑里的小乌龟,连大钳子都扯断了,这样的小螃蟹谁不喜欢呢?”“我想画《小鲤鱼跳龙门》中的小鲤鱼,它为了寻找龙门,克服了重重困难,跳过高高的水坝,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我想把它机灵、勇敢的一面展现出来,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我想画《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他神通广大,一路降妖除魔。我特别喜欢他手拿金箍棒制服妖怪的样子。”就这样,一个个人物丰盈起来,一个个故事热闹起来,一个个愿望扑面而来。

怎么画?第一次实地绘画时,孩子们抑制不住兴奋与激动,开心地选择自己想要完成的绘画工具,但真正上手时,却发现困难重重。在井盖上作画和在纸上作画不同,孩子们要保持蹲下或半蹲的姿势,才能更好地完成绘画。“老师,我在井盖上画的时候线条总是不流畅,一直画不好,怎么办?”我俯身去察看,告诉他们井盖绘画和纸上绘画最大的区别就是勾线,井盖上免不了会有凹凸不平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在勾线的时候握笔稳一点,勾得慢一点,细致一点。不一会,又有一个学生提问:“咦,我的构图怎么这么奇怪?”我回答他:“你试着把人物放大一点,环境缩小一点。”“真的!这样好看多了!”听了我的建议,孩子们又有了信心,画笔在井盖上细致地挥动。孩子们专注的样子让我无比憧憬:画好后,校园会是什么样子呢?

终于到了最后的涂色环节,我们离成功仅差一步之遥。“老师,我要湖蓝色。”“老师,我要橄榄绿。”……孩子们的声音此起彼伏,点点色彩布满他们的衣服、鞋子,我们的身上也沾满了颜料。一幅幅鲜活的画作呈现出来,完美“变装”的井盖开始讲述它们的故事。孩子们粘了颜料的脸庞如鲜花般绽放,笑声回荡在校园中。这色彩,这笑语,与这崭新的东校,彼此交相呼应,这不正是教育幸福的样子吗?

行走在校园中,孩子们还捕捉到了数学的身影。通过观察和统计,孩子们发现校园里有50多个井盖,有圆形、长方形,分布在餐厅、教学楼前、后花园……其中,圆形井盖最多,有40多个。好奇的孩子提出问题:“为什么大部分井盖是圆形的呢?”大家查阅资料后得知,原来圆形井盖的直径相等,井盖受力后,会向四周扩散压力,压力扩散均匀,井盖就不容易碎裂和塌陷,能够较好地保护行人和车辆的安全;而且矩形内切圆形的面积最小,相对节省材料。长方形井盖也有它的好处,可以更好地预防雨水等液体进入。当孩子们用等比例的方式放大纸上的图案,用线条和图形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呈现到井盖上时,他们也惊喜地发现美术的结构是数学的,数学的表达是艺术的。

“知行合一,笃行致远。”我们在行动,我们在思考。井盖课程的起点是学生,是学生与生活的遇见;过程是学生,是阅读与表达的呈现;终点还是学生,是成长与幸福的实现。

绽放——梅花初放雪初消

小小的井盖亦如小小的灯塔,散发着教育的光芒。画不好就擦掉重新再画,孩子们懂得了坚持的意义;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孩子们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小小的井盖,大大的故事,让阅读的种子洒满校园,播撒在稚嫩的心田上,也让新教育提倡的目标慢慢生根发芽。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跟随东校一群行胜于言的前辈们,我们的“‘井’上添花,阅读悦美”项目式学习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荣获山西省项目设计典型案例特等奖。收获喜悦的同时,我们深知这份荣誉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我们驶向下一站的起点。

新的学期,项目式学习已经在东校遍地开花,我们的课程体系也逐渐明朗,“我与自己、我与自然、我与科学、我与阅读”四大板块的课程慢慢丰富起来。

新教育倡导教师应该具有“我就是课程”的胸怀和气魄,从一次次小的改进与创造开始,把自己作为课程的重要部分进行开发。我们看到,项目式学习正在打开“阅世界读未来”的大门,项目式学习正在开启学生与世界对话的密码,项目式学习正在挖掘每一个崭新的你我。

每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我们将以项目导航行动,以课程点燃生命,在东校这片沃土上踔厉奋发,赓续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