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模拟法庭培养卓越口才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开设模拟法庭培养卓越口才

图为该校模拟法庭活动现场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刘庄镇三圩小学 张勇

“现在宣布开庭!”庄严的国徽下,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各就各位,神情严肃……这是盐城市大丰区刘庄镇三圩小学“模拟法庭”上的一幕。这样的场景经常在三圩小学上演。

三圩小学是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留守学生多。他们羞涩腼腆,缺乏从容表达交流的自信。2020年,邂逅新教育,开发模拟课程,培养卓越口才,让我们寻找到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3年多来,学校创造了一道法治教育和卓越口才行动融合推进的独特风景。

我们先后组织“校园欺凌”“远离毒品”“网络游戏危害”等数十场主题案例庭审活动。一个个案例强化了孩子们的法治意识,一场场“庭审”模拟表达锻炼了孩子们的口才。如今,模拟法庭已成为三圩小学培养学生德行和口才的亮丽品牌。

每次模拟法庭活动前,我们都要在学校海选庭审“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等。不过,开端并不顺利。2020年3月,第一张庭审招募海报《手机的危害》张贴了一个星期,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报名。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从课堂出发,向课后延伸,大力推动卓越口才行动。课上,着力培养孩子朗读、讲述、答问、辩论的基本技能;课后,搭建“红领巾播报”“故事大王擂台赛”“水精灵小导游”等丰富平台,让学生在经常性的口语实践中锻炼口才,增强自信。

如今,每场模拟法庭招募海报一经发布,孩子们都踊跃报名,有的孩子参与了几次选拔才获得入选机会。孩子们认真准备、参与选拔、反复练习,有效地促进了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随着模拟法庭课程的深入推进,“庭审”组织越来越规范,孩子们在“庭审”现场的表现也越来越出色。

以“校园欺凌案”的模拟“庭审”为例,该活动共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被告人课间用力推搡被害人,造成被害人倒地手臂骨折。被告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应承担相应赔偿和法律责任。”庭上,“审判长”依据“公诉人”的起诉对案发情况逐一进行讯问,“被告人”声泪俱下,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乞求法庭宽大处理。

法庭辩论阶段。“公诉人”指出,“为严肃法纪,请求法庭对被告人予以严惩。”“被告辩护人”据理力争,强调“被告年纪小、无前科,请求给予从轻量刑。”双方“辩护人”针锋相对,围绕“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这一焦点问题展开激烈辩论。

法庭宣判阶段。“审判长”最后宣判:“被告人殴打他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指控罪名成立。鉴于被告人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故本庭对被告人予以从轻处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庭教育阶段。学校法治副校长结合此次庭审,引导孩子们防范校园欺凌等伤害事件,共护校园的和平安宁。

“闭庭”后,有的孩子以记者身份采访“当事人”,有的孩子发表“法庭观察感言”,有的班级还组织主题班会交流体会……庭上庭下,孩子们在对话演说中进一步增强了对模拟法庭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对法律的敬畏感。

敲响在校园深处的法槌,搭建了法治教育的新平台,培育了学生向美的德行,开辟了卓越口才行动的新路径。每场庭审下来,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收获“最佳公诉人”“最佳辩护人”等荣誉。课堂上,学生从羞于开口到畅所欲言,从磕磕绊绊到清晰流利,追问、表达的生动场景越来越多。他们不仅收获了卓越口才,也成为一个个“法治小明星”。以模拟法庭为主要形式的卓越口才行动推动了学生的道德生长,培养了学生的法治精神,为乡村学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谈起孩子们参加模拟法庭的经历,家长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模拟法庭改变了孩子,改善了家校关系,营造了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

新教育让美好发生。3年多来,对模拟法庭课程的探索,坚定了我们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学生卓越口才的信心。为了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会以更加坚实的行动,历练、积累并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