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说写课程,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穿越说写课程,遇见更好的自己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实验学校 郭文丽

2020年初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节奏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个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自己能为长期进行线上学习的孩子们做点什么?就这样,说写课程在略显仓促中与孩子们相遇并延续至今,我们不断探索课程实施的最佳路径和最优策略。

贴近生活,解决有话可“说”

在生活中说。我告诉孩子们,人间烟火、市井生活最有趣,只要用心观察,细心体味,都可以拿来“说”。比如一道菜、一件物品、喜欢的书、校园里的一草一木、班级活动、新闻事件、家乡的变化等,这些都是“说”的素材。我引导孩子们留心生活,留意身边的小事、趣事,成为有话可“说”的人。

在阅读中说。说写是输出,阅读就是最好的输入。随着说写课程的深入开展,我在班里建立了说写群,引导孩子每天阅读打卡,解决输入问题。3年来,我们共读了37本课外书,很多孩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借助讯飞语记功能,我鼓励孩子们把“说”转化成文章。如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我让孩子们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并把阅读心得发在说写群里。

在活动中说。新教育实验开展以来,学校陆续开设“校园电视台”“跳蚤书市”“学生讲坛”等展示平台,我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展示口才。我们班也经常开展辩论赛、故事会、演讲比赛等。我还把每周二阅读课定为“课本剧表演课”,孩子们自导自演,穿上表演服,一起穿越经典,与名著人物对话。让人惊喜的是,孩子们的课本剧不仅走上了学校“六一”文艺汇演的舞台,还走进了社区公益领读者活动的现场。

模块训练,保证有时间“说”

课前分享。一直以来,我校每位教师都坚持把“课前三分钟”留给学生,由学生上台分享,内容不限、主题不限、形式不限,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的胆量和能力。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性质或教学内容,提前安排,请学生做好准备。如学生江静娅以《真正的耕耘者》为题,把心中的袁隆平爷爷深情地描述出来,在班上引发了一阵“袁隆平热”。

课堂练说。课堂练说由朗读奠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练好卓越口才的基本功。教学实践中,每教一篇课文,我都会示范朗读、领读,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义,读出感情,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赋予文字感染力。同时,我一直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回答问题,养成规范回答提问的习惯。

每日暮省。暮省是新教育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心灵的自我对话。我在班里倡导群体暮省,每天放学前5分钟学生闭上眼睛默想,今天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够好,我要感谢哪些人,明天打算怎么做,然后说给同桌听。之后,再请一两个孩子说给全班听。孩子们回家后,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在暮省本上,这样就达到了反思总结当日学习生活的目的,也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方法指导,实现高质量“说”

读写迁移法。读写结合,相互迁移。我经常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精彩段落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仿“说”。如学习《少年闰土》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按照第一自然段的句式仿“说”一段话。孩子们输出的美妙文字,常常让人眼前一亮。

关键词提示法。我常用关键词提示法来训练学生说写,让学生围绕话题,迅速选准3个关键词分层次说,并经常给予学生鼓励。慢慢地,学生能把一个词说成几句话,甚至出口成章,“说”出长短不一的“文章”。文章虽稚嫩,但他们的语言思维一步步得到强化。

如在引导学生编写童话故事时,我会先提供几组词语:国王、啄木鸟、玫瑰花,黄昏、冬天、星期天,厨房、小河边、森林超市……然后,让学生选一组关键词即兴说写,孩子们在关键词的提示下发挥想象,编写故事。他们编写出的童话语言通俗生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形象直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能够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有效提高思维效率。在口才训练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画出思维导图,然后对着思维导图训练说话,这样既有趣又有效。

如在共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我让学生以背景、内容、人物为主线画好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说故事。学生的思路非常清晰,也非常喜欢这种讲授方式。

3年来,我和孩子们坚持说写,以课程培养口才,润泽生命,一起享受说写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孩子们从开始的不敢说、不善说,到现在的喜欢说、说得好,人也变得自信阳光。两位学生被选为校园电视台主持人,12人次在市县演讲比赛中获奖,45人次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孩子们制作了6本精美的说写集,语文成绩有了较大跃升。

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精于表达,是学生思维能力、交际能力的生动演绎,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作为语文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卓越口才”化作行动,运用合理有效的途径引导,推动新教育“说写课程”这一重要行动真实地发生于课堂,让孩子们的人生充满自信,精彩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