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近年来,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中桥小学积极建构“馨苑”特色文化,探索适合农村孩子的育人模式——
陌上花开 精彩绽放
■本报记者 潘玉娇
这个暑假,家住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街道的男孩徐启武多了一项有趣的“家庭作业”——定期和爸爸妈妈一起整理庭院。清扫地面、给绿植浇水、将劳动工具摆放整齐,再将打扫前后的对比照片上传到班级群……看着整齐的庭院,徐启武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和爸爸妈妈一起劳动,让自己的家越变越美,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徐启武就读的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中桥小学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近年来,该校积极构建适合农村孩子的育人模式,以“亲近自然”为基石,以“花”为纽带,探索形成“馨苑”特色文化,让这所村小真正成为村民“家门口的好学校”。
用“花”之馨香浸润校园
走进八卦洲中桥小学,宛如走进一座温馨的花苑:梅花、山茶花、桂花、石榴花等20余种花草装点着校园,18株樱花树矗立在主教学楼前,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樱花大道”。围墙上绘有中国“十大名花”的介绍,以及孩子们精心制作的有关绘画。学校共12个班级,每个班都以一种花命名,孩子们以花的品性提炼班级精神,设计班级愿景,在花香滋润下快乐成长。
“我校坐落在美丽的江中鹂岛,鸟语花香环绕,大自然的馈赠就是我们最好的教育资源。”该校校长周宏说。2007年起,在栖霞区教育局支持下,该校启动“陌上花开”特色项目建设。历经多年发展,“陌上花开”项目逐渐丰富为“馨苑”特色文化,倡导师生传承和发扬乡村传统文化的“美”与“韵”,香己惠人。
“秋分习习花凋谢,唯独菊花迎风立。千姿百态显娇媚,清香诱人八方来。”这是该校二年级学生姚鹏杨写的一首菊花诗。在中桥小学,创作与花有关的诗词,掌握绘制花卉的技巧,了解花卉科学知识,学习花朵工艺品制作方法等,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在保障国家课程优质实施的基础上,中桥小学以主题性课程板块对相关内容进行二度开发与拓展延伸,形成以“花”为主题的微课程群。该校还建构面向全体学生的“花之问”“水之问”“食之问”“馨之问”“天之问”五大校本课程体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校园,采集分析长江水样,建立“水环境研究工作室”;前往田野制作野菜标本、撰写观察日记;观测浩渺星空,感受宇宙的奥秘……在“花”的浸润中,孩子们逐渐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特色活动助力品格提升
7月13日,该校二年级学生在南京市十月军校教官带领下,重走“长征路”,体验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学习扎染与拓印,感受非遗文化的精髓。一天体验活动下来,孩子们汗流浃背、小脸通红,却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收获了知识与快乐。
“我们充分利用乡村教育资源,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田野行走’系列品格育人活动,让孩子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该校德育主任竺林告诉记者,在这一理念引领下,一批特色活动品牌不断发展成熟,受到学生与家长的欢迎。
“种下我的心愿”是学生参与最广泛的一项活动。该校以“心愿”为纽带,开展春之花卉节、夏之行走节、秋之艺术节、冬之体育节四季节日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最受学生欢迎的“鹂岛小脚丫”活动正是从夏之行走节发展而来。活动包含采风、劳作、寻根、环保和公益等5个板块,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孩子们商量好了去哪里,德育处就联系相关单位、机构,负责整体协调统筹。该校还将“鹂岛小脚丫”活动纳入班级考核,鼓励班主任积极申报,提升其班级管理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助力学生优秀品格的形成与提升。
家校社共建赋能成长
八卦洲环境秀丽,民风淳朴,家家户户都有独立院落。随着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推进,八卦洲街道开展了提升人居环境和共建美丽庭院活动。中桥小学学生与邻近的八卦洲中心小学学生一起,走进农户家庭考察,宣传美丽庭院建设要求和环境保护知识,共同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孩子们参与进来,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八卦洲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一些居民有时对上门做工作的街道工作人员有抵触情绪,但看到街坊邻里的孩子上门“现身说法”,心态就大不一样了。
为推动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近年来,该校进一步丰富“馨苑”特色文化内涵,积极推进家校社特色文化圈共建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学校开展的很多活动都得到了街道和社区支持,同时我们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强化家校沟通,提升育儿水平。”周宏介绍说,学校通过与八卦洲内各村居及农业基地等共签《家校社共同建构协议书》,明确合作共建制度及家、校、社三方职责,为学校课程开发与活动开展提供了保障。
以花的精神激励人,以花的品性感染人,在“馨苑”文化浸润下,中桥小学的学生表现亮眼。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该校学生在全国绘画比赛中获奖16人次,省市级竞赛获奖近50人次。“每一次成功,都是花儿们的精彩绽放。”周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