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信息技术 助推育人方式变革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依托信息技术 助推育人方式变革

■本报记者 管钰

图为该校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决赛

不久前,安徽省合肥市第七中学人工智能代表队和机器人代表队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这离不开该校长期以来对建设智慧校园的探索。

2014年,合肥七中迁至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学校毗邻国家量子实验室、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创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浓郁的科教氛围为合肥七中建设智慧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年的摸索,2018年,该校构建“135”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等的深度融合。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合肥七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变知识传授型课堂为自主体验式课堂。该校依托大数据,根据九大学科特点生成新型教学模式。

以语文学科为例,为实现新课标倡导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让课堂教学真正关注到“人”,合肥七中通过推进“互联网+大单元”(即设计课前学习任务、课中互动任务,制作课前学习资源、课后微课辅导及拓展资源)备课模式,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彻底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深入思考、自由讨论、大胆设想、及时反思与总结。对于这一模式,合肥七中语文教师庄高兴表示:“充分发挥数字资源优势的智慧课堂,不仅提升了课堂活力,更高效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问题,这是信息化教学减负增效的最好写实。”

在合肥市政府的财政支持下,合肥七中还建设了覆盖整个校园、涉及全部师生的平安校园管理系统,实现了校内“人”“事”“物”全面数据化管理。如重点区域危险告警系统和人员轨迹分析系统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进行事前预防与事后追溯,大大提高了学校对突发性安全事件的反应效率和调度管理能力。疫情期间,这套系统更是帮助学校高效完成了每日的流调工作,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减轻了师生家长的负担,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

合肥七中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面向教师建设了全息数据档案,该档案会随着教师的专业成长轨迹进行“伴随式记录”,并将数据进行分类和多角度地关联分析。在重大时间节点,该档案可依据教师的“行程轨迹”汇成专业成长总结。另外,学校还会根据全息数据档案对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查漏补缺,开展精准培训,实现教师的个性化成长。

合肥七中也十分关注学生在大数据引导下的多元发展。该校通过技术赋能,采集学生真实全面的学情数据开展精准教学。学校每周向学生推送其专属的学情报告及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补漏补差,充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基于作业数据,同时运用作业诊断功能,高亮标注每个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答疑,助力学生从题海战术转向高效自主学习。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该校通过专业的兴趣测评数据分析,形成学科潜能测评报告,帮助学生发现专业兴趣和能力特长,并结合安徽省新高考改革,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模拟选科和高中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理智判断,积极规划未来。

“大数据的信息化运用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辅导压力,还大大减少了学生低效重复作业,培养了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习惯。”合肥七中校长邓宗国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变革,助推智慧教育赋能师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