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让师生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受益人”和“探究者”
■本报记者 糜晏嵩
在传统课堂里,教师难以快速、准确得知全班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的速度与正确率,而在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以下简称闸北八中)的课堂上,教师通过平板电脑将练习发送至学生手中,学生在平板上答完题后,系统当即显示答题的正确率与答题时间。
为什么平板电脑会出现在课堂上?闸北八中校长陈婷告诉记者,追根溯源,这一切要从该校2012年创新教学模式,启动移动学习终端应用及资源建设的探索谈起。10年时间,由试点班使用发展到学生全员普及,由个别教师的先行先试到多学科教师的相继加入,闸北八中已实现常态化使用移动设备学习,并从英语学科拓展到初高中多学科,完成了高中7门学业考、6门等级考,初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以及非考试学科的资源库建设。
在闸北八中英语学科组长石树丽看来,传统教学的样态往往是在题海中反复操练,且缺乏有效的反馈与有针对性的指导,而移动学习终端在练习题资源选择、分类与练习自动批改、发布、统计、反馈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学校引入移动学习终端,开展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了效率,减轻了负担。”石树丽感慨道。
据了解,闸北八中正在进一步增强移动学习终端的功能,一是让学生可以拍照、上传学习内容,师生可以分享与点评,提升生生、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二是根据理科解题分步给分的思路,针对有一定难度的解答题,设计出关键步骤的选择题链,通过记录学生解题过程的关键步骤,让每个学生的思维“显形”,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移动学习终端也成为启发学生的工具,将以往直接告诉学生解题思路变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此外,闸北八中已经将移动学习终端拓展应用到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运用“传感器+计算机技术”,改造创新传统实验。在学校的化学实验课“可乐和醋谁更酸”上记者看到,由于实验存在误差,学生测出的PH值有大有小,难以准确对比醋和可乐的酸度,而在接入学校信息系统的传感器加入后,同学们迅速完成了实验。该校教师唐莹告诉记者:“实验课本身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形式,但是许多物理和化学实验难以操作,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引入使整个实验时间显著缩短,降低了实验的危险性,大幅提升了实验的成功率,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学科素养。”目前,闸北八中教师运用数字化信息系统设备,改造与创新教师演示实验64个、学生实验77个,涉及初高中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以及初中劳技等学科,而且已有多个创新实验被有关公司购买了版权,并设计成产品。
要说家长对于孩子日常使用平板最大的顾虑是什么?可能就是如何防止孩子利用平板过度娱乐。为此,闸北八中构建了移动学习终端使用的系统管理方案,实现全程与全员管理。该校总务主任何建军介绍:“为了减少家长的担心,我们从‘习惯养成、制度规范、技术限制与监控’三个方面,形成设备使用的全程管理方案,并以此为载体,实现学科教师、家长、信息技术员与学生‘多位一体’的共同监管。”
目前,闸北八中仍在不断完善移动学习终端的功能,增强互动性,注重个性化,同时丰富校本资源,注重应用领域的拓展与数字化资源的优化。陈婷说:“我们始终在研究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案,希望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化课堂改革,为每个孩子在未来获得成功创造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