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在一日活动中绽放童“话”之花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幼儿园 陈雨欣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并相互影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交往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日生活皆教育,为此,我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探索并创设幼儿能积极参与表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向“卓越口才”迈进,绽放他们的童“话”之花。
播下童“话”的种子——
温馨自由的晨间活动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开端,是师友、同伴间开启一天交流的最佳时机。我们积极挖掘晨间谈话活动的价值,播下幼儿在园的第一颗童“话”种子。
晨间谈话活动的主题设置贴近幼儿生活,由幼儿决定,例如“我喜欢的玩具”“我今天的心情”“我观察到的植物生长变化”等。对于自己喜欢、熟悉的话题,小朋友们总能愉快地分享。其次,谈话的地点可以固定在班级的小小谈话角,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也可以几个小伙伴围坐,大家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第三,谈话的形式可以因人而异,外向大方的幼儿可以安排他向同伴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内向、不爱说话的小朋友,可以鼓励他利用爱心小卡片的形式,在入园时积极地与同伴和老师打招呼。
温馨、自由的谈话氛围,不仅可以让幼儿自由分享、交谈,还可以在互动氛围中拉近同伴、师幼间的情感距离。
生发童“话”的绿芽——
食欲满满的报餐活动
小班,鼓励幼儿根据餐食说一说菜的颜色、形状、名字;中班,尝试让幼儿介绍自己最喜爱的菜品;大班,让幼儿说一说菜的好处和营养。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小报餐员付付,今天的午点是用银耳、西米、冰糖和莲子做的,我给它取名‘超级好喝汤’,它就是银耳莲子汤。”这是一名中班幼儿的一次报餐分享,幼儿不仅能讲出餐点所用食材,还能联系相关生活经验。在这样的锻炼下,幼儿逐渐对报餐信手拈来,报餐过程中还有意外收获,部分幼儿甚至改掉了挑食的毛病。报餐活动让幼儿食欲满满,激发了幼儿的语言潜力。
活动后的评价环节也非常重要,评价本身也是培养卓越口才的途径。因此,我园开展幼儿自评、互评活动。教师帮助幼儿拍照记录,幼儿结合照片展开讲述,让分享的内容更具条理,更加完整丰富。我们还引入了智能机器人“i宝”记录幼儿游戏瞬间,为幼儿互评提供话题。幼儿在处处生成的分享活动中表达,在表达中收获了同伴的认可,收获了友谊,也收获了信心与快乐。
孕育童“话”的花苞——
内涵丰富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比较大,能给予幼儿更多畅所欲言的机会,那么如何利用好区域活动呢?
着重丰富“语言区”内涵。我们依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语言领域的核心概念,将语言区进行细化,设置了阅读区、自制图书区、故事盒子区,让幼儿在自主选择中获得满足。
“阅读区”给幼儿提供安静、光线明亮的环境,尽量减少干扰,幼儿能够在这里看自己喜欢的图书,既促进了自主阅读,又培养了阅读习惯,还能积累语言表达的素材,累积叙事性讲述的核心经验。“故事盒子区”定期选取幼儿感兴趣的故事绘本,制作成故事盒子,鼓励幼儿操作故事盒子,用故事表演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提升说明性讲述经验。“自制图书区”鼓励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引导幼儿发挥文学想象力及语言创造力。
重视“角色游戏区”的目标指向。角色性游戏区域最重要的指向就是幼儿间的沟通交往,在角色游戏区,幼儿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相应的表达。结合班级幼儿生活经验,我们创设了花店、火锅店、娃娃家、手工坊4个区域。在此类游戏中,幼儿通过协商自主分配角色,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表达。例如在“火锅店”游戏中,幼儿设计出“快来吃火锅,身上暖和和”的吆喝口令来招揽“客人”。在这样的交往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更好地发展。
绽放童“话”的花朵——
精彩迸发的家园活动
专题分享——“小木马”云游记活动。“小木马”云游记活动是我园的特色活动,教师通过开发家长资源,为幼儿创设更好的语言展示平台。我们邀请家长为幼儿制作外出游记PPT,幼儿先在家试讲,再在幼儿园正式演讲,既增长了幼儿见识,又培养了其乐于分享、敢于表达的能力。
绘本分享——图书漂流活动。我园开展家园互动图书漂流活动,教师精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经典绘本推送给家长,倡导亲子共读;同时也请家长推荐幼儿在家喜欢的绘本,在每周五的班级分享活动中鼓励幼儿使用投影仪、手偶等进行分享。这样的活动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在集体面前分享表达,孩子们越来越敢说,越来越愿意说。
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充分发挥师幼、同伴以及家园的作用,实现多维度、多角色的网状互动交流,让幼儿每时每刻都能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交流、表达,他们语言表达的小种子也在悄然成长。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感受着幼儿的成长变化,感受着幼儿“卓越口才”的生命力,感受着幼儿语言的活力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