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言说,向着生命存在的探索
■河南省开封市贞元学校 张春燕
图为该校学生表演自创戏剧
在多年来对课程的不断探索中,我们发现:写作、阅读、言说是一体呈现、不可分开的。
我们认为,表达不是停留于情绪情感层面的交流闲谈,也不是仅模仿形式的表演表现,而是向着人的本真存在的探索。在河南省开封市贞元学校,这样的探索之旅,由课程起步,从学前到高中,全学科、全学段覆盖。
期末庆典——
聚焦生命成长、覆盖全部学科
每学期的期末庆典,都是孩子们全学科展示的舞台。这是见证生命成长的盛大时刻。刚刚过去的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庆典中,孩子们通过演讲来探究学科本质、梳理成长故事。
学生悦芊带来演讲《我开始关注辞章背后的文化意义》。她讲道:“我曾经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学英语。”在我校推出“王阳明课程”之后,她意识到:“学外语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更是了解彼此文化的重要途径。”
之前非常热爱生物的学生小瀚,对学习生物学科的意义提出了思考。在老师抛出“人和其他生命的存在关系”等问题后,深入思考的他明白了很多道理:“作为人,我们是超越本能的理性存在,必然会利用理性来思考一切”“理性还不够,如果只是具有狭义的思辨理性,就容易成为精致利己者”“理性之上还应该有德性——这个世界,总有人会选择舍生取义,为成就美好世界而倾其所有,彰显超越理性的人性光辉”……
一年前,静雯被抑郁症困扰,那个期末,我们学完《论语》后,我给她写了段话:“亲爱的静雯,我知道这个学期的你遇到了问题。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或许现在就是你的‘大雪’,但是,你要相信生命的渴望。大雪过后,就是春天。亲爱的静雯,如果需要,我们随时都在你的身边!”上个学期,她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庆典上,她作了《在忧伤之谷,展开双翼——我与抑郁的交锋》的演讲。
贞元学校的演讲覆盖全部学科,我们希望引导孩子理性地思考,言说生命的价值和方向。贞元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锤炼口才的同时,实现着自身生命的超越。
经典课程——
聚焦价值追问,引领生命方向
聚焦价值追问是幸福美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我校经典课程中的先贤圣哲们不断地把人类“存在之思”的光芒带给孩子们,引导孩子们寻找关于“价值”的答案。
上学期,我们在之前《世说新语》《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论语》《孟子》的基础上,接触了更多王阳明先生的作品,进入了王阳明先生的精神世界。围绕王阳明先生,我们历时4周推出16次课。其间,我校橄榄树闻灯社发表相关文章62篇,创作出长达2万字的“阳明剧本”,学生小瀚还创作了戏剧的主题曲《家在何处》。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以演讲(小组演讲、班会演讲、国旗下演讲,庆典演讲)的方式,分享我们的知和行。孩子们用王阳明的诗句“无心自由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勉励自己,相信今后他们遇到困难时,会更有力量。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朝向本真存在的探索。它向着过去,接续民族精神的血脉,同时向着未来的无限可能敞开,言说过程中牵起的便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