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力量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力量

■许新海

经过半年多的策划、筹备,“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已于4月24日在北京启动。如今,“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首站落地甘肃省静宁县。首先,我谨代表新教育共同体,对项目落地静宁正式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了项目落地静宁付出辛苦和努力的新教育团队、静宁团队、希望学团队等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加快推进“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我们要激发参与的热情,提高服务的质量,积累前行的经验。

充分认识项目价值,激发参与的热情

“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中,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时势下,在新教育实验发展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充分认识项目的价值,有利于激发参与项目的热情,提振推进项目的信心。

“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是新教育实验对国家战略的一种主动响应。乡村教育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把“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教育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

2022年,朱永新教授凭借新教育实验,荣获一丹教育发展奖。他毅然捐出全部奖金,设立“新教师”专项基金,支持“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这是朱永新教授,也是新教育实验对国家战略的一种积极响应。

“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是新教育实验对人民期盼的一种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乡村教育振兴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好教育的期盼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是新教育实验对人民期盼的一种积极回应。

“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是新教育实验贡献实验成果的一条有益渠道。新教育实验历经20多年,已经发展成为当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教育改革行动,积淀了丰硕的实验成果,产生了全国性、世界性影响。新教育实验在湖北随县、安徽霍邱、新疆奎屯、甘肃庆阳、四川旺苍、江西定南、山西绛县和临猗等许多区域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其是促进乡村教育振兴、推动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又是新教育实验贡献实验成果的一条有益渠道。

正确定位自我角色,提高服务的质量

随着“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在静宁的正式启动和深入推进,我们与静宁的领导干部、校长、教师们将有越来越多的接触和沟通。项目的成功一定是新教育团队与静宁团队、希望学团队精诚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项目的有效推进,需要我们正确定位自我角色。我想,我们至少有三重角色。

静宁教育的服务者。“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落地静宁,是静宁教育再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所有参与此项目的新教育同仁,都是静宁教育发展的服务者,都是静宁师生成长的服务者。我们要深入了解静宁教育的发展现状,了解静宁师生的发展需求,为静宁中小学、幼儿园的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新教育研究的推进者。新教育是一项实验研究,学术是新教育立身之本。“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落地静宁,也是新教育实验区域推进、项目深耕的一个契机。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带着研究的眼光,与静宁新教育人一起深耕新教育项目,不断提高项目的学术品质,并通过新教育的项目推进,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善区域的教育生态。

新教育公益的奉献者。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是新教育人重要的精神特质。20多年来,新教育实验一直是一项公益事业。“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是新教育公益事业中又一项新行动。所有参与此项目的新教育同仁,都是新教育公益事业的奉献者。参与此项目,大家不仅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还要奉献自己的精力和体力。

积极探索项目范式,积累前行的经验

“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从国家公布的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及部分少数民族自治县中,选择甘肃静宁、重庆城口、陕西汉滨和四川马边等县区,作为新教育实验帮扶的项目县。每个县区我们将用连续三年时间跟踪进行乡村教育振兴帮扶行动。静宁是“新教师基金”乡村振兴项目落地推进的第一个县区,要积极探索项目推进的范式,坚持“四个结合”,为“新教师基金”乡村振兴项目向其他县区推广积累前行的经验。

在实施目标上,坚持问题导向和愿景引领相结合。从促进静宁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角度,我们要从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课堂变革、学生发展等多个维度,对静宁教育发展的现状作一个客观分析,发现静宁教育原有的优势,找到有待改进的空间,拟订措施,逐步落实,持续改善。

静宁项目在设计之初,我们就从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内涵发展、区域教育生态优化三个维度,描绘了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回望出发时的初心,在愿景引领下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在实施路径上,坚持走进来和请出去相结合。静宁项目的实施,比较多的是走进来,我们组建了团队,落实了分工,到静宁开展书香校园、完美教室、理想课堂、每月一事、家校共育等一系列项目的培训,与静宁团队进行深入的交流,商讨项目实施的具体办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有计划地邀请静宁教育部门的负责人、校长、教师们走出去,走进全国各地优秀的新教育实验学校,走进东部地区的学校,现场感受新教育学校的文化,了解新教育学校课程改革、课堂变革的进程,体验新教育学校师生生活的质态,汲取再造学校文化、提升办学品质的智慧和力量。

在实施策略上,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所谓全面推进,一是指静宁400多所学校的全域覆盖,二是指新教育十大行动的整体落地。

所谓重点突破,一是指在静宁400多所学校全面参与的基础上,突出15所重点扶持学校。这些学校与全国15所优秀的实验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制订方案,落实措施,有计划地开展共教共研活动,共同提高。同时,以这15所重点扶持学校为龙头学校,一所龙头学校带动若干所加盟学校,组建15个区域内发展共同体,带动静宁全域学校共同发展。二是指在新教育十大行动中,选择营造书香校园、构筑理想课堂等两三个项目作为重点,深度推进,并以这些重点项目的深耕,融合带动其他项目的实施。

在实施方式上,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项目实施三年时间内,每一次线下的活动都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务求实效。因为大家往返静宁一次不容易,许多沟通和活动需要在线上举行。上文提到的15组结对学校,需要在线上举行各种研修活动,开展咨询沟通。新教育未来学习中心的各种资源将提供给静宁的新教育同仁在线共享。这次来静宁,新教育团队带来了课程资源清单,希望静宁团队能好好研究,选择适合静宁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组织教师研究,进行区域化、校本化改造,使之融入静宁学校的生活,以润泽师生生命,促进师生成长。

今天,“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的帷幕已经在甘肃静宁拉开。未来三年,让我们一起齐心协力,为静宁教育的发展,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理事长,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本文系作者在“新教师基金”乡村教育振兴项目静宁启动仪式上的致辞,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