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群众住进“幸福房”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南工大学生团队历时两年,调研走访1300个农户,提出的“农民集中居住”建议得到多地响应——

助力群众住进“幸福房”

■本报通讯员 朱琳

“结合人居环境,以独具特色的墙体画‘书写文明’,将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等宜居内容融入文化墙,形成一墙一主题、一墙一文化的美丽乡村新景象……”日前,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政府网站推送的一条关于该区三堡街道城区建设举措的新闻,令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安家落户”实践团队成员兴奋不已。这意味着,他们关于“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实施问题及其优化路径”调查报告的设想和建议将变为现实。

这份凝聚着团队成员两年心血的调查报告,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强化就业促进机制”和“建设高质量集居区”等方面,给出农民集中居住区政策实施优化路径等建议。“4大方面,15个子项的建议,背后是我们为期两年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团队成员、南工大大三学生陈瑶说。

“大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公共行政学’课程,对其中‘政策实施问题’颇感兴趣,于是思考,能不能进行实地考察,为相关政策优化做点事。”带着憧憬与疑惑,陈瑶咨询了该课程授课教师南工大法政学院教授朱玉知。朱玉知鼓励学生,从身边案例做起。陈瑶和初建团队的几名成员都是苏北农村人,当地农民住房条件较差,集中居住区较为普遍。于是,团队确定了“农民集中居住政策”的调研主题。

就这样,由陈瑶、仓思思、胡停、陈昊和傅琳珈等5人组成的“安家落户”团队成立了。团队以长三角集中居住农民为调研对象,走进17个地级市的17个乡镇,走访1300户人家。方言障碍、恶劣天气、访谈对象的不信任甚至排斥……尽管阻力重重,团队成员却从没想过放弃。“困难虽多,但收获更多!”陈瑶笑着说,他们还对课本中的“马萨模型”进行了中国本土化修订,增加了“从众心理”这一影响因素。“在此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实践的力量和政策的影响,青年一代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调研访谈过程中,团队接触到很多勤劳善良的农民,了解到他们选择集中居住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服务和更好的教育资源,减轻耕种的负担,以便更专注于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同时,部分群众有很深的“土地情结”,对集中居住的文化认同感不够强烈,需要更多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还有部分群众由于经济等因素,无法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与帮助。

“安家落户”团队成员带着农民表达的困惑,走访了地方政府机关,与基层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最终,团队回收1197份有效问卷,录制超过1万分钟音频,写下10万字访谈记录。“详细了解政策实施过程后,我们又结合农民反馈的问题,将对策建议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反馈给相关基层政府部门。”仓思思说,目前,团队已收到6份调研报告采用证明,并得到部分基层政府的高度评价:“调研报告内容翔实、结论可信度高,在后续的政策实施中将予以考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朱玉知表示,调查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农民在住房、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生活小事”,来研究城乡融合、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背后的“大道理”,体现了青年学生关心国家、关注社会、关爱人民的精神向往和价值追求。

“深入基层,可以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青春力量,对作为文化和传统载体的乡村多一份尊重,对作为政策目标群体的农民多一点关怀,为农民‘寻得广厦千万间’,助力乡村振兴。”南工大法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姜志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