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推动青少年阅读“活”起来、“动”起来
■王建明
不久前,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八部门印发通知,发布《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切实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阅读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基础能力和学习成长的内在需要。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启动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开通仪式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强调,在开展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过程中,要把握正确导向、注重创新载体、强化数字赋能、凝聚工作合力。要以开展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为抓手,引导学生将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拓展未来人生的无限可能。要坚决防止功利倾向、形式主义,不能增加师生和家长负担,不能把公益事业变成商业牟利行为。
人生是一场关于阅读的接力,从幼儿园、小学阶段懵懂地读,到初中、高中阶段被引导着读,再到大学阶段自主阅读,最后到成人阶段深度阅读,每个人在人生的长河中不断阅读、终身学习,获得成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读书、重视阅读之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对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青少年学生阅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是从立德树人“根基”架起教育强国“柱梁”的战略安排,是以学生阅读“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大文章”的一项举措,是将校园阅读“奏鸣曲”融入全民阅读“交响乐”的有效途径,是把数字技术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阅读提质“最大增量”的关键一招。
这项工作离不开各地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教育系统更应当充分发挥重要基础作用,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依托数字技术推动阅读从校园走向社会,构建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全民终身学习的良好格局。
受网络媒体影响,青少年阅读方式呈现明显的“轻阅读”“浅表化”趋势,阅读的快速化、碎片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时代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各类学校要提供丰富的全学科阅读供给和多样的阅读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多元化的阅读体验。我们要改革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既要将阅读拓展到课外,又要融入学科课堂。将课内与课外有机整合,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意识,增强探究力和思辨力,让学生在不断阅读体验与感受中,自觉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打造多元阅读场域,把学校构建成学生喜爱的“书香校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整本书阅读”写进了课程标准。在阅读教育中,教师要善于从知识技能、兴趣习惯、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考查和评估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素养,提供精准指导。教师要重塑阅读观,构建多元的阅读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指导学生熟读精思,通过深挖作品主题、拓展读写运用,引导学生把阅读与生活连接起来。青少年阅读要做到以课堂学习为中心,以实践经验为半径,画出一个个既能走进去又能走出来的“同心圆”。
青少年是形成书香中国整体文化氛围的关键人群。青少年阅读质与量的提升,关乎青少年个体修养的培育,更关乎文化强国总目标的实现。推动青少年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群策群力,久久为功。家长要立足孩子终身学习发展长远考虑,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要与孩子形成互动,共同探讨、共同分享阅读感受,真正走进孩子的阅读世界中,构建互相启发、双向赋能的家庭阅读氛围。我们通过推动青少年阅读,逐步把读书活动影响辐射到社会,亦能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作者任职于句容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