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领军人才点亮“未来”之光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东南大学以主题教育成效推动专业人才培养——

为培育领军人才点亮“未来”之光

■本报记者 陈思洋 通讯员 唐瑭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向纵深推进之际,6月5日,东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揭牌。该学院以本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吴健雄学院为依托,聚焦交叉性非常强的“未来机器人”研究方向,本研贯通式培养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实施这项“未来”育人计划,是东南大学聚焦人才培养、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在主题教育中,东南大学将人才培养作为全校“一号工作”,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需求,按照“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科、提升新兴、强化交叉”的学科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建设,全方位推动学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重点培养服务国家、担当时代、引领未来的科技领军人才。

召开动员大会、成立主题教育工作小组、制订学习方案和调查研究计划……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东南大学在主题教育中坚持谋划在先、组织有序、落实到位,迅速掀起学习、调研、实践热潮。全校师生在长达半年的“立德树人的东大使命和生为首位的东大行动”教育思想大讨论基础上,聚焦问题导向,形成普遍共识:准确把握东大“课比天大、生为首位”的育人理念,从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学生体验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努力培养面向未来的领军人才。

今年4月底,东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带领主题教育调研组成员前往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就东大首创“未来机器人”本科专业建设听取企业研发和科研人员意见建议。东大教务处处长殷国栋介绍说:“在校内,我们为每一名本科生配备了导师;在校外,我们也要做足研究,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和企业用人需求,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为创新型人才的项目制培养提供强大的实践平台。”

国家需要什么人才,教育就培养什么人才。为以学促干、以知促行,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找准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按照主题教育安排部署,东大各专业建设负责人把开展调查研究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摸实情、找问题、听建言,与师生共谋发展良策,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在走访国内众多移动通信企业后发现,随着我国国际事务参与度的不断增强,对于精通专业技术、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宽广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东大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系主任陈文雪介绍说,该系因此设立“英语+信息工程”双学士学位专业,优化学生的能力结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陈文雪告诉记者,“英语+信息工程”专业将立足国际战略、围绕重点领域,在培养跨学科能力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融合。加上刚刚获批的“日语+电子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经济学”“会计学+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法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截至今年,东南大学已拥有6个双学士学位专业。

目前,东南大学已完成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近期正在组织验收。同时,该校还将积极推动人才培养从单一学科专业向学科大类交叉、校企深度融合模式转变,以实际行动促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我们将深刻理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极端重要性,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主题教育,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强担当全力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样板间’。”6月6日,东南大学获批的全国首批试点牵头建设、江苏唯一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揭牌。该学院将改变以学科、院系培养学生的传统模式,推动校企产教融合,以破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

“未来的国际竞争,焦点是产业,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根子在教育。”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黄如表示,东大将努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总结经验,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新探索、新实践、新奋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