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童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守望童声

——做一个幸福的“培养卓越口才”推广人

图为睢宁县第二小学“童声诵古诗”活动


■江苏省睢宁县第二小学 李雪

前奏:一个师范生的第一次报到

1997年夏天,我从乡镇中学考上了徐州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入校时,校园里随处可见“请讲普通话”的标语,班主任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新生办理报到手续。轮到我时,我因为不会说普通话,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不知道怎么表达,还把名字给读错了。班主任没有怪我,而是仔细耐心地教我填写材料。从那以后,我开始下功夫苦练普通话,锻炼在公共场合说话的能力。三年的师范学习让我掌握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各科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我也具备了条理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

缘起:工作之后的真实体验

成为教师后,我经常遇到像当初的我一样不会说普通话、不敢流利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学生中愿意表达、敢于表达、能清晰表达的不多,师生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双向交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是强烈自信的表现,而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需要系统培养、专门训练、全方位渗透,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守才能见成效的大工程。

2023年新教育实验研讨会的主题为“培养卓越口才”,就是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让不愿意说话的孩子敢于说话,让敢于说话的孩子乐于说话,让乐于说话的孩子善于说话,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力和表达力。这不就是我一直以来的教育理想吗?我心中蕴藏了多年的“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种子迅速萌发——我要行动起来,要做新教育的践行者,和师生们一起培养卓越口才,让我们的中国声音字正腔圆、掷地有声。

行动:美好实验项目正式落地

围绕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我和睢宁县第二小学团队开发了“童声里的中国娃”实验项目,旨在让每个孩子都能优雅得体地与他人进行言语交往。

项目首先要立足课堂主阵地,在教育教学中用童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次要规划主题活动,通过“校园金话筒”“小小演说家”“校园辩论赛”“乡土故事宣传员”等活动,给学生提供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最后要形成一年级一主题、一班一品的特色课程,通过读、说、绘、演、议、辩、讲等形式,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023年2月22日,我作为项目负责人,怀揣着梦想与希冀,踏上了竞争激烈的答辩之旅。新教育专家们对我们的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我们将这个项目好好地做下去,并针对我们的问题和困惑一一解答,指导我们继续带动各共同体学校的培训和研究,助推项目走深走实。这一切更加坚定了我行动的信心。

交响:项目的落地与提升

要进一步推进项目实施,首先要有素养高、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引路人,能够对学生的口才培养进行针对性指导。在睢宁县教育局的支持下,我们迅速成立“童声里的中国娃”工作室,让每一位教师理解项目对于提升儿童言语素养的意义。

乌桕树是我校的校树,结合乌桕树“温和坚韧”的精神,我们组建“乌桕之声”教师诵读群,邀请省朗诵协会会员、县阅读协会会长担任导师,每天分享口才练习素材,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发声练习。

怎样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的环境和氛围?“校园金话筒”舞台设在哪里最合适?应该是班级展示、集体展示还是个别展示?每天的国学晨诵内容放在什么时间段推送更合适?在一点点地思考与完善中,“‘乌桕之声’校园金话筒”活动和“萤火虫晨诵”公众号开始运转起来,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出了表达热情,变得爱说会说。

融合新教育理念,我们进一步创建“三全、四美、五赛”书香校园,让阅读滋养底气,给思考带来灵气,为口才赋能奠基;每周举办微讲坛、“‘声’临其境——我是配音达人”“妙语连珠——我是金牌辩手”“绘声绘色——我是故事大王”等活动,为学生拓展培养卓越口才的渠道;开展“文物进校园”“童声话民俗”等活动,培养小小讲解员,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组织“童声诵古诗”活动,让诗歌浸润童年,给儿童的心灵抹上诗文的底色。多姿多彩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口才训练。

共鸣:自信表达伴随一生

乌桕花开满树,迎风飘曳,我校的“乌桕之声”也开播了。大课间、午饭后,各班的小小播音员充满自信地走到“乌桕树下”大舞台,面向全校师生朗诵诗文、播报新闻、讲述校园故事,稚嫩的童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孩子们大方、洒脱地展现自己,腼腆内向的孩子渐渐敢于说话了,敢于说话的孩子渐渐乐于说话了,乐于说话的孩子渐渐善于说话了,孩子们脸上有笑、眼里有光,校园氛围也越发和谐美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我的教育之梦也许微不足道,但我相信,这段“守望童声”之旅对于学生的发展一定意义非凡。教育最动人的时刻就是与生命中的真善美的相遇,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引领全校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向教育的更高更远处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