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封留才:选择教育就选择了责任
■本报记者 李大林 李享
个人档案
封留才,1964年生,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参加工作,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二级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第五批、第六批产业教授,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曾任江苏省口岸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泰州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现任江苏省泰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等20多项省市级荣誉称号。主持8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编责任课堂丛书5部,专著《理想与现实》1部。在《人民教育》《教育发展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论文80多篇。
1964年7月生,今年已59岁,可他仍保持着饱满的工作激情。每天早上6:30到校,每晚10:30离校,正常每天在校行走十三四公里。
1984年高考,填志愿时,19个志愿填了17个师范专业。1986年,大学毕业后,到泰兴县(今泰兴市)口岸中学任教。
从口岸中学的一名政治教师,到口岸中学校长、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泰州中学校长,结合工作他不断学习、不停思考、深入实践,先后获得行政管理硕士、法学博士学位,攻读硕博期间,也很少落下一节课……
他就是江苏省泰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封留才。工作37年,他先后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成就学生、培养教师、发展学校、扎根教育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教育人生。
“教育是我最愿意干的工作,所以我会倾尽全力干好。”封留才说。
做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做教师时,封留才的回答很朴实:“一个家庭要兴旺,教育是根本出路。从小到大,我遇到了很多好老师,是老师改变了我们,培养了我们。”
封留才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从小在农村长大。像很多农村孩子一样,他也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那时,能考上大学、分配工作就算是“跳出了龙门”,封留才成了村子里幸运的少数人。
1986年,大学毕业时,他原本分配的工作是泰兴县交通局办公室秘书,组织部门征询意见时,出于对教育重要性的朴素认识,他表示就想做教师,并选择了位于乡镇的口岸中学,从此走上了三尺讲台。
“有追求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封留才告诉记者,为了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加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工作前几年,他经常骑着自行车,赶几十里路到姜堰、到泰州,去听名教师的课。每次听课回来,他都会认真整理听课笔记,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时反思记录,而这也成为他这么多年的一个重要习惯。
走进封留才的办公室,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整齐。办公室不大,一个沙发、一排书柜、一套桌椅,办公桌上除了电脑、文件夹,还有一叠摆放有序的文件。书柜中,档案资料、各类图书、荣誉证书等,都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教师要有精神追求,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普通、平凡的教师,要做研究型、学者型教师。”他说,走稳专业成长之路,离不开实践、反思、梳理和持续学习。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坚持这么做的。这些年,无论是在哪里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他始终秉持昂扬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勤勉严谨的治学态度。如在2009年前后,针对青年学生身上存在的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等问题,他提出了“责任课堂”教学主张,师生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规范的教学行为,营造融洽、真诚、开放、相互支持的课堂气氛,打造较高教学效率的课堂,让每位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切实负起责任,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助力每位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以此为统领,他牵头开展“责任课堂”教学策略、构建机制和课堂文化的系统研究,研究成果《责任课堂下的有效教学研究》获2013年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
“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者,封校长身体力行地影响着我们,也正是在他的引领和感召下,我们才能不断成长进步。”口岸中学教师卞珍凤说。如今,卞珍凤已是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谈起当年与封留才共事期间,自己专业成长的点点滴滴,她深有感触,“在口岸中学,勤勉进取绝不会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封校长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在口岸中学工作的28年,封留才的角色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从政治教师、班主任、团委书记,到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从未停下学习的步伐,先后完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习。在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他基本做到所有课程一节不落,其间,还围绕所读专业、结合教育实践,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
“教师发展学校”
“‘教师发展学校’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师推动学校发展,二是学校是发展教师的学校,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些年我不管在哪里工作,都非常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班主任、中层干部、班子成员,每支队伍都很重要。”封留才说。
口岸中学因坐落于泰州市口岸镇而得名,由于区划调整、生源、师资等方面原因,这所学校原本基础薄弱。2002年底,封留才被任命为口岸中学校长。怎样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成了摆在封留才面前的大问题。
“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我上任后,首先狠抓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年轻教学骨干和管理能手,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封留才坚定地认为,一个学校要改变面貌,一定要从队伍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出发,没有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学校发展就无从谈起。于是,在口岸中学,领导干部上示范课、高级教师上优质课、学科带头人上引路课、青年教师上比武课、新教师上过关课,人人都要站稳讲台、重视课堂。不仅如此,学校还要求全体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次公开课,封留才也不例外。“只有锤炼出过硬的课堂基本功,教师专业素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才能有保证。”封留才说。
口岸中学团委书记戴培是一名“80后”教师,如今已是学校的骨干。“当时封校长是全校听课最多,记听课笔记最细的人。他经常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追求的目标,还要经常丈量自己离目标有多远,坚定地一步步向目标靠近。”他告诉记者,在封留才带动下,学校“追求专业发展”的浓厚氛围,浸润到了每位教师的心里。
2002年至2014年,在封留才任校长的12年时间里,口岸中学逐步发展,市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达69人,特级教师4人,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办学品质和办学内涵均得到显著提升,学校成为当时全市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两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还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在省泰中采访期间,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封留才办公室进门处的墙面上贴着两张纸,一张是中层干部课表,一张是党员花名册。扣住“教师充分发展”这根主线,2019年到省泰中任职后,他深挖学校文脉,坚持传承与弘扬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的教育思想,引导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像胡瑗一样做教师、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为此,省泰中专门成立了胡瑗学院,组建名师团队,每学期都对教师提出“八个一”的专业发展要求,即确定一个专业发展目标、精读一本学科专著、撰写一篇读书笔记、发表一篇高质量学科论文、做一次学科讲座、上一堂公开课、提出一个教学主张、进行一次成果汇报。在“八个一”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教师自主制订“三年成长规划”,申报“胡瑗‘明体达用’教育思想引领下高中‘新分斋教学’研究”等省级课题,以科研引领为教师发展赋能。
不仅如此,2020年,省泰中还成功申报省“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新时代‘安定先生’好教师团队”。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该校坚持“名师强校”,将团队建设任务分解成5大项目:安定先生教育思想传承与弘扬项目、为教师发展赋能项目、专业品质提升项目、学术型共同体建设项目、名师领跑项目,以及17个子项目。实行领衔人、项目主管、项目长负责制,有序推进。
“依据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我们组建了高水平‘体用’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目前已开发120多门校本课程。通过引导教师‘带题授课’,团队成员作为主持人或核心成员参与省、市级以上课题和项目23个。”封留才说,通过这种引领,让每一名教师真正把论文写在课堂上,把教科研成果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育工作必须强调良心、本领和责任。”封留才说,只有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格局大、思维新、业务精、业绩优,学生喜爱、家长尊敬和社会认可的好教师团队,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省泰中,做好泰州教育的领头羊。
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办好教育一定要有追求,我的追求就是办‘让师生充分发展’的学校,使教师尽其所能实现更高的专业目标,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封留才坦言,2019年8月,到省泰中任职时自己已55岁,挑战性极大。“到这所百年老校工作,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但期待高、要求高,这就要求我不是简简单单地辛勤付出,而是要扎扎实实地智慧付出、高效付出。”
虽然已近花甲,但封留才仍保持着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上6:30到校,晚上10:30离校。在校期间,除了办公、会议等工作安排,他会分时段走遍校园的角角落落,到每个班级、宿舍、食堂、教师办公室等了解情况,一天下来,大约要行走十三四公里。
“2019年8月,封校长到校任职,当时我是高三年级主任,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全校会议,他就明确提出要‘聚力聚焦质量提升,切实扛起领头羊责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泰州中学’。工作中,他也经常提醒大家要问自己两个问题,是不是第一?能不能更好?”省泰中副校长黄波说,“他一般6:50就叫上我一起去校园内转,两个人一起看有什么问题,老师们情况如何,有何不足,有何亮点,就这样他很快熟悉了所有老师。”
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封留才的勤勉细致还有很多可数之处:原来校领导不安排校门口值班,他到校后以身示范,校级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轮值一次,每天早上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入校,晚上礼送同学们离校。即便是国庆节、春节等节假日,他也几乎天天到校,投入工作。在省泰中,窨井盖上是有草皮的,发现台阶破损、下雨天某处有积水,他都会提醒后勤部门及时处理。校友捐给母校的纪念品不是放在仓库里,而是选择在合适的位置悬挂、张贴,布置在校园各处,从而让同学们受到熏陶……
“用行动教育学生,环境确实能培养人。”黄波告诉记者,封校长的风格是行胜于言,他很少批评人,但有时问问题很犀利,并能以身作则,让人从内心深处佩服。在省泰中工作的这4年,他还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每一个考到省泰中的学生都是优秀学生,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好老师是激励出来的,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教师的育人观念和育人行为。在省泰中,奖学金、奖教金很多,如范仲淹奖学金、洪宗礼奖教金等,目的就是让更多学生得到表扬,更多教师得到激励。
在封留才看来,高品质示范高中必须是高质量,高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高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要的是身心健康。“孩子喜欢运动是天性,对学校而言,就要尊重他们的天性。”封留才说,为了让学生做到劳逸结合,所有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是硬性要求,高二、高三每年也安排军训,进行拓展训练,即便到了高考前一周,高三学生的大课间也不会停。“虽然很多活动安排属于非课堂因素,但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真正做到‘五育融合’‘五全并举’。”
这些年,无论是在校长还是副局长岗位上,封留才始终秉承一个理念,那就是把学校打造成命运共同体、奋斗共同体、成长共同体,从而构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一体化共享共荣机制,最大程度凝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要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就是把每个家庭的孩子培养成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就是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封留才说。
我与封校长相识于20年前,那时我还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教务处工作,2003年我主抓高三年级,那年海中高考考得很好,全省各地高中到校参观者络绎不绝。印象最深的是,封校长用两辆大巴带领江苏省口岸中学所有高三教师及各部门负责人来到海安中学,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沟通和交流。封校长那种博采众长、渴望迅速提升口岸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愿望,至今令人难以忘怀。2006年,我来到泰州中学以后,我们俩的接触就更多了,我也常有机会去口岸中学交流学习。他把口中特色发展搞得有声有色,“责任课堂”“民族教育”获得过省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成为学校闪亮的名片。
封校长调任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后,分管基础教育,我在省泰中主抓教学工作期间,遇到困难时常去找他,他每次都说“省泰中的事,就是教育局的事,我们应该及时帮助解决”,碰到这样的分管局长,工作起来很舒心,我想这就是封校长作为教育人的一种“教育情怀”吧!
也许是缘分,2019年8月,封校长调任泰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同事,那一年他55岁。记得有一次我跟他说:“这个年龄还到学校来,可不是件轻松的工作”,他笑着回答:“组织安排我来,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省泰中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希望大家全力支持我的工作,咱们一起努力!”到省泰中4年来,封校长以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每天工作起来充满热情和激情,早上6:30到校,晚上10:30离校,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他优化管理流程,力促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如省泰中“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新时代‘安定先生’好教师团队”建设等都卓有成效。这几年,省泰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及各类名师队伍建设成果显著。
在封校长带领下,全校上下共同努力,2023年3月,我校顺利且高分通过了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验收。可以说,学校4年来取得了全方位的成就。
今年,已近60岁的封留才校长,还拼搏在一线,我觉得身边能有这么一位奋斗型校长,是人生幸事!没多久,我也将离开辛勤耕耘近40年的教育教学一线,心中颇有感慨。不管怎样,我都和封校长一样,希望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期望江苏省泰州中学越办越好。
——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泰州中学副校长蔡长春
封留才校长和我共事多年,在工作中我们有不少交集。因此,我拥有了更多观察封校长的机缘,看到了他的勤勉,懂得了他的智慧,领略了他的气度。
灯下笔耕,漂白了四壁。留才校长是一位有志者。年轻有为,志在立业。他拥有超常的勤奋,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就自觉地把“努力进取”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教学志”,他有“三不怕”:不怕苦,不怕烦,不怕累。备、讲、改、辅、考,一着不让。为了教改实验,他周末不休息,晚上常加班。
如果要画一帧速写:留才校长的好姿态一定是灯下笔耕,时间长了,用功的光照早已漂白了四壁。他曾给我讲过“三唱国歌”的行为准则,他说:“一唱国歌,不进步就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二唱国歌,努力才是救世主;三唱国歌,出力流汗只能靠自己。”
壶心著说,大写了责任。留才校长是一位善思者。他善于规划,勤于实践,乐于总结,早在30年前就与我一道主持省和国家级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他有前瞻观,也有大格局,更有执行力。他先后提出过“三成教育观引领下的责任课堂建设的主张”“中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实践策略”“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团结教育的运行机制”,主持提炼的教学成果荣获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
如果要写一首诗篇:留才校长的好业绩一定是壶心著说,影响深远,大写的责任镌刻在了事业上。感慨之余,我兴之所至,为他撰写了一首小诗,以示敬佩和支持,诗题:仰望大师,诗句:流处一竿入云秀,架上多丛才见幽。曲径通堂前谷立,壶心著说晚枫修。
潮头竞渡,绘就了华章。留才校长还是一位力行者。他带领学校骨干吸收胡瑗“分斋教学”思想的精髓,创新实践,在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中积极贡献了校本智慧。他提出“人生没有四季,只有两季,奋斗就是旺季,不奋斗就是淡季”的口号,并以亲身经历教育同学们要不断挑战极限,做最好的自己。他着力于解决泰州教育公平与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2015年6月,全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泰州召开,他与泰州教育人一道铸炼了泰州教育经验,奉献了泰州教育智慧,擦亮了泰州教育品牌。
如果要立一道标杆:留才校长的好口碑一定是潮头竞渡,境界高了,美妙的梦想因奋进绘成华章。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教育跨越的新征途上,留才校长必将以有力的实践打造高质量的“责任教学链”,以有机的开拓塑造高层次的“责任学术观”,以有效的创新铸炼高品范的“责任金字塔”。
——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泰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副主任 周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