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互阅互习,共同成长
——读《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俞永军
《人是如何学习的:
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 等 著
程可拉 孙亚玲 王旭卿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今,有些学生越来越不喜欢阅读,这是不少老师经常谈论的话题。其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鲜有人主动思考。自从读完美国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的《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一书,我茅塞顿开,似乎一下子找到了答案。
印象特别深的还是其中“鱼就是鱼”的故事。有一条鱼,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情,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跳上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自己所看到的。青蛙细致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奶牛和人。这条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后创作出一幅幅图画。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为用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蹄子的鱼。
为什么鱼创作的画面不能与青蛙描述的东西一模一样?原因很简单,人们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中,创造性的机遇和危险往往并存。鸟、奶牛、人,青蛙看在眼里,清清楚楚;但它们对于鱼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东西,青蛙会根据鱼的描述形成自己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势必与青蛙描述的内容存在一定差异。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学习的本质就是构建自己的知识宫殿,其中的关键步骤就是处理好新知与旧知的关系,提升思维能力。阅读可以为思维操练提供可持续和更深广的语境系统,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阅读者需要对文字进行识别、理解、分析、综合、联想、想象,进而生成价值判断和智慧。这一过程的核心是理解力,是透过语言的表象洞穿其表达本质的能力。
作为老师应该深谙此理,应该在自己的教学中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比如说,有些孩子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能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弱化,态度冷淡,头脑固化。为什么呢?问题就在于他们不会阅读,就在于他们一天到晚抱着智能手机,抱着平板电脑。诚如恩斯特·卡西尔所说:“随着文字时代的落幕和图像时代的到来,语言传统也露出了破败的迹象。”没有了语言传统的激励,不少孩子自然也就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和使命。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袁晓峰也写道:“阅读是教育的核心。阅读能健全人格,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阅读情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学生成长的核心要素;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
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借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的学生,比起不掌握这种看似简单能力的学生而言,能够更为迅速、准确地应付各种作业。因为在他的脑力劳动中没有死记硬背,他觉得一切都是合理的存在。他阅读教材或别的课外书籍,比起那种不会同时阅读和思考的学生而言,情形完全不同。他在阅读过后,能够清晰地领会对象的整体和组成部分的相互依存性以及相互制约性。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如果它的某部分不够发达,就会阻碍整个脑部的工作;在大脑两半球的皮层里,有一些区域分管阅读,它们跟脑的一些最活跃、最富于创造性的部分密切联系;如果分管阅读的那些区域有了死角,那么皮层的所有部分的发展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老师得爱上学习,爱上阅读。王崧舟说:“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得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神性。”而丰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育智慧、宏阔的课程视野和远大的职业境界就需要教师不断阅读,不断写作,在阅读中积累与思考,在写作中完善与升华。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他还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最好的备课。”当然,也正是这看似无关紧要的备课,才把自己打造成一部让学生百读不厌的书。
也就是说,老师唯有学习与阅读,才能不断超越自我,自带光华。原先孤陋寡闻,现在旁征博引;原来说话冲动刻薄,现在说话留有余地;原来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现在处理问题注意方方面面。这样的老师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与喜爱。渐渐地,学生的学习与阅读能力亦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提升,就像一粒饱满的种子,只要遇到适宜的温度、空气、阳光和水源,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