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体质管理品质 激扬学生生命活力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提升体质管理品质 激扬学生生命活力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童媛

体育锻炼是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学习的根本保证。我校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为指引,以“双减”为抓手,协同各方力量,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体育资源,形成以学校体育为主导、家庭体育为基础、社会体育为补充的家校社协同赋能机制,保障学生校内外体育活动的多元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宣传引导

树立“健康第一”理念

为确保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有序推进,我校始终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理念,自上而下,形成合力。利用家长会、家长信箱、家访、主题开放日等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家校共同关注、参与、支持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

实施高品质体育课程

夯实体质健康基础

首先,为优化课程设置,我校实施“3+2+2+X”体育课程体系。“3”为每周3节的基础性体育课程,第一个“2”为每周2节的走班选修类拓展性体育课程,第二个“2”为体育节、篮球节等专项型体育节庆课程,“X”为学生特长类体育课程。作为常州市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我们坚持不断探索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提升课程资源的广泛性,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形式,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技能。

其次,我校构建以体质健康水平为依托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组织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研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采用科学方法,严格、规范、准确地监测,保证体质健康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精准度;根据学生的测试得分,客观分析现状,精准会诊学情,提出改进措施;课堂教学设计分层练习,强化重点项目,提高测试优秀率。

此外,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我校加强体育组内校本常规教研,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玩中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带着思考练;组织课堂比赛,以赛代练,让每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注重教研的制度化、系列化、专题化,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强调团队建设,又关注个人发展。

创新体育锻炼形式

提升体质健康成效

基于学情,我校设计了三个年级大课间主题:七年级“玩游戏、享快乐”,以趣味游戏为主;八年级“趣运动、强体质”,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九年级“练体能、迎中考”,以体能训练为主。基于学生兴趣、年龄、体质、体能等因素,实施“一班一品”项目,即一个班级选一项活动,如高跷、滚铁环、足球、篮球等,合理规划时空,精心设计内容,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特点。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我校根据场地、师资情况,开展“体育走班课程”,即以兴趣班为载体,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上课班级与课程内容。目前,我校共开设球类、田径、技巧和传统体育项目等15门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培养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奠定了基础。

体育教师还经常利用信息化平台,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如建立班级微信群,以便发布视频、指导、评价、反馈,引导家长就近取材,指导孩子科学锻炼,填写锻炼日志;根据学生体质监测情况,与家长共同为学生确定体育锻炼形式,制订假期锻炼计划,促使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系统化、精细化、兴趣化的“雁园”家庭体育作业,力求让每名学生减“负”不减“趣”,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体育运动技能。

多元化体育项目评价

强化体质健康氛围

争创个人“校园吉尼斯纪录”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也是对自我力量的深度挖掘。我校通过“校园吉尼斯”挑战赛,发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自信,展示学生风采,让更多学生成为校园中璀璨耀眼的“明星”,在校园内营造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一班一品”项目的实施,可促使班级内学生形成正能量的价值观,增强学生体质与班级凝聚力。借助运动会等平台,在全校评选、表彰与展示优秀“一班一品”项目,促进建设活力班级、和谐班级。为加强学、练、赛一体化建设,班级、年级之间会开展PK赛,全校范围内也会开展专项竞赛等。多彩丰富的比赛,旨在强化学生运动技能,增强团队意识,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伙伴关系,展现良好的校园风貌。

家庭是学生体育活动的第一场域,为其体育习惯的养成及体育认知的形成提供基础环境。对于体育氛围浓厚、亲子锻炼参与度高、锻炼效果明显的家庭,可以参与学校“运动活力型家庭”的评选。

加强体质管理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掌握某种体育技能,也不仅仅在于身体的强壮,还在于培育强大的精神,激扬生命的活力。我们希望学生在体育锻炼和竞赛中,都能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