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聚焦核心素养,实现课堂转型与重构
■刘霁华
21世纪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具有思考力、实践力的多元化发展人才成为教育的新课题。基于此背景,我们组建了“指向素养发展的物理课堂转型与重构”项目组,项目建设直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关键阵地——课堂,具有鲜明的教学改革实验前瞻性,以及丰厚的建设基础、丰饶的建设价值和丰沛的建设内容。
发展性的“学”
课堂转型呼唤学习观念的重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物理教学主要以知识积累为目的,把知识获得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和客观真理,这种“唯知识”“确定性”学习观支配下的课堂难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基于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杜威和施瓦布的科学学习观以及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的研究,项目组依据素养的本质,重建学习观念,倡导回归学习的实践性和创造性,提出“学习即研究”的观点:学习的本质是研究,学习者就是研究者,学习过程就是研究过程,学习目的包含过程本身,学习成果不唯结论、不拘形式,具有不确定性。
物理学科素养的本质包含理性思维的魅力、过程与方法的精妙、求真求美求实的精神等。“指向素养发展的物理课堂转型与重构”,重在创设真实的物理情境,在发现、提出、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参与物理实验的设计过程,亲历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我们强调“学习即研究”,用研究的观点设计学习,用研究的方式组织学习,用研究的过程促进学习,用研究的文化丰富学习。“学习即研究”明确了素养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特征,是对新课改理念的高度概括,是对“确定性”“传递式”传统学习观的变革,为素养发展学习提供了明晰的观念引领,回归了学习的真实探究性和社会交往性,实现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根本目的。
能动性的“学”
尽管大部分教师认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但实施过程中带来的课堂转变并不深刻,多半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在教师给予的确定性问题牵引下,以结论获得为目的进行所谓的“探究”。这种缺乏思维、忽视主体的形式化、浅表化的“探究”,难以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项目组依据“学习即研究”的观点反思并重构主体探究的过程,提出了“P—G—R”物理教学范式。
“ P—G—R”物理教学范式是“实践(practice)—引导(guidance)—提炼(refinement)”的英文缩写。该范式实施分三个步骤,第一步P—G—R,即主体实践展示—教师问题引导—主体实践解决;第二步P—R和G—R,即师生共同“回望”实践,提出疑问,评价问题,提炼思想和方法;第三步R—P,即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开展新问题的迁移实践。该范式的三个要素互为因果、相互联系。缺少“实践”的“引导”,教学行为就会变成教师单向的灌输,主体思维难以启动;缺少“引导”的“实践”,教学活动则会变成盲目操练和机械重复的过程;没有“提炼”的“实践”,“实践”“引导”过程的思想方法难以生成,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品质难以得到发展。该范式把主体实践作为素养发展的根本要求,通过尝试、协作、批判、创新等学生亲历的结构化实践活动,探寻本质,体悟思想,联系发展,迁移创新,把主体实践作为素养发展的根本要求,以问题为载体,以实践为主线,提出了“主体优先”“实践建构”的原则,形成了“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再指导实践”的学科实践建构历程。
“P—G—R”物理教学范式,以本源性、生成性、批判性、创新性等能动性问题为载体,通过“问题化的实践策略、结构化的引导策略、思想化的提炼策略、变式化的发展策略”,形成了主体化、思维化、意义化的主体实践课堂,推动主体思维实现从经验到理解、从批判到创新的进阶发展,使课堂发生从被动接受到能动实践、从分析结论性问题到探究本源性问题、从知识传输到研究发现、从简单化互动到结构化协作的转变,体现出对主体思维的尊重和学科本质的回归。
对比性的“评”
教师是课堂转型的主导,教育观念与教学范式都需要教师去落实。为克服教学定式,重塑教学行为,项目组依托省、市教研活动,开展了系列化主题引领的课堂重构、对比评价、典型示范等教学实践活动,归纳出“知识型课堂”“素养型课堂”两种课型的对比性评价指标和课堂样态特征,形成大量对比性优秀案例,在对比性评价指标的引导下,创设了多维度评价量表,有效推动了新学习观和新教学范式的落实和课堂的转变。
项目组制订了中长期学科教研发展规划,以“联系现实生活、立足主体实践、探寻科学本质、体悟思想方法”为学习评价导向,以实现“学科世界”与“生活世界”、“学科实践”与“生活实践”的双向融合为课堂价值导向,使教学从传统的“以教代学”转变为“依学施教”。我们将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转变学习方式、开展课堂重构、推动课堂转型作为学科教研的根本任务,形成了“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成长性教研过程,创设成长性的教研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课堂转型成为“教学自觉”。
(作者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