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长江教育创新带文化大讲堂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式启动——
“校馆联动”赋能文化传承
本报讯(记者 阿妮尔)“欢迎广大师生多来博物馆看看,感受凝结在文物里的厚重历史和多彩文明。”“只有不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文物才会真正‘活起来’。”“要好好涵养传播底蕴深厚的长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传统的回归中开拓文明新疆域。” 6月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长江沿线9省市20余家博物馆共同启动“文化传承·南航行动”长江教育创新带文化大讲堂。现场,来自各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对高校和博物馆协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充满期待。
据了解,启动实施长江教育创新带文化大讲堂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也是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创新。活动中,20家博物馆与南航大共同签署“同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大课”倡议书,聚合高校与博物馆的丰富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新时代文物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融合,进一步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对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非常重要,期待大讲堂活动能让更多长江流域历史文明照进现实,让校园的文化氛围更浓厚。” 南航大党委书记郑永安说,希望师生在生动多元的文化熏陶中获得精神滋养,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来,学校将定期组织师生在博物馆开展沉浸式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与各博物馆的交流合作。
高校和博物馆是文化事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和重要贡献者,双方合作空间十分广阔。“文化大讲堂活动将成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不断提升长江经济带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苏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陈瑞近说,校馆深入合作有利于进一步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打造思政课“大平台”,建设特色化、专业化的“大师资”体系。
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副局长杨永清介绍说,陵园长期和南航大合作开发雨花英烈精神教材,为雨花英烈事迹、雨花英烈精神进学校、进思政课堂奠定了基础。“希望继续保持和南航大的合作,建设红色文化育人新高地,创建党建育人新样板。”
北京大学教授、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认为,长江教育创新带文化大讲堂是推进校馆合作、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良好契机,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意义。“博物馆汇集了上百万年的历史文化、经验智慧和科技艺术成果,是开展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开阔青年学子视野思维的珍贵资源,对提升文化自信自强意义非凡。”
“长江文明的出现和传承,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华彩。”启动仪式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王川平以《世界大河文明框架下的长江文明》为题作首场报告,介绍尼罗河文明、恒河文明、印度河文明等世界大河文明,从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滇黔文化等角度重点解读长江文明的价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