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6月7日,2023年全国普通高考拉开帷幕,今年我省共有44.5万人参加考试。围绕“三无三稳三确保”的考试安全总目标,全省各地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全力保障高考安全平稳顺利实施——
“你们全力以赴,我们全心守护”
■本报记者 陈思洋 通讯员 谈雷 陈昌华 江仁彬
6月7日,南京市第九中学考点,第一场考试结束后考生走出考场。
沈新雨 摄
“我是来给孙女打气鼓劲的……”6月7日早上8点,记者来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外,遇上了前来送考的78岁老先生高维本。早上6点他就起床了,手写了一封加油信,辗转了两趟公交,为的就是赶在孙女进考场前将信送到她手中。“我是60年前参加的高考,今天来送孙女考试,内心很激动。”老先生笑称,高考是人生奋斗的开始,就是要高高兴兴来考,“希望孩子们都能以平常心态沉着应考,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
高考承载着莘莘学子的人生理想和千万家庭的殷切期盼。据了解,今年江苏共有44.5万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全省共设260个考点、12019个考场。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考组织工作的有关要求,坚持以生为本,坚持“平安高考”工作目标,严谨细致、协同合作、用心用情、全力以赴做好高考各项工作。
记者走访多个考点发现,各考点门口均增设了“智能安检门”,今年所有考生均需进行“两次安检”:进入考点需通过“智能安检门”安检;进入考场需经金属探测器检查,并通过“考务通”刷脸、刷身份证进行身份验证。
南京市第一中学考点副主任高磊介绍说,按照要求,考点把防范手机作弊作为今年高考安全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加强对考生的宣传教育和要求,每位考生都签订了不携带手机进入考点的承诺书;另一方面加强技术防备,通过安检门时若发现异常,考生在复检区由专人手持金属探测器对其进行复检,再次通过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考点。
公平公正是高考最为关键的生命线。为了给广大考生营造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我省对13个设区市进行“拉网式”考前安全督查。全省各地积极深入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行为等专项行动,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重点开展防范和打击手机作弊专项治理工作,采取最严举措,持续推进“2023高考护航行动”。
“别急,我们一定尽快送过去,把证件交给我!” 6月7日上午8时10分左右,距离首门科目开考还有50分钟,正在扬州市仙城中学考场门口执勤的民警姚建林遇到了一位考务工作人员的 “紧急求助”。有名考点在江都职教集团的仙城中学考生将准考证、身份证遗忘在教室课桌上,直到进考点查验时才发现。了解情况后,姚建林立即取过证件,同时要求该工作人员与考场负责教师联系对接,让其在校门口等待接应。随后,姚建林跨上警摩,一路飞驰,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用最快的速度前往目的地,遇有繁忙路口,不断鸣笛示警让路。8时20分左右,姚建林驾驶的警摩到达职教集团西门。7.9公里长的路程,平时驾车需要半小时,而他只花了10分钟。最终,该考生得以顺利参加考试。
在江苏省金湖中学,一名住校学生要到5公里外的金湖县第二中学参加考试。得到消息后,金湖县汽车客运公司出租车司机孙从红主动承担起每天4趟的送考任务。“我女儿是前几年参加高考的,对长途送考的不便,我深有体会。”据了解,金湖县今年1015名考生在城区两个考点参加高考。该县交管部门封闭相关路段,为爱心送考的“高考免费接送车”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广大考生出行无忧。
高考首日,在江苏省射阳中学考点,救护车送来一位特殊的考生。一名戴着眼镜的男孩在医护人员和家长的搀扶下,手提一个吊瓶来到智能安检门前,并在考务人员协助下进入了只有一人的“特殊考场”。陪护医务人员说,该考生患有气胸和胸痛,呼吸有点困难,还伴有咳嗽、胸闷等症状,但是可以正常参加考试。考试前几天,射阳县教育部门得知该考生的特殊情况,县招委会立即会同相关部门联合评估,“考虑到他在集体考场考试会对其他考生产生影响,我们决定为其开设‘特殊考场’。”射阳县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我省还为165名残疾考生提供合理便利,考点按要求为相应考生提供佩戴助听器、提前进入考点考场、使用大字号试卷等便利措施,加强对残疾考生等特殊群体的服务保障。
除了及时为遇到各种困难的考生提供帮助外,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高考期间,全省各地继续加强考点周边治安、交通、食宿、卫生、降噪等方面的综合保障,周密周全、用心用情做好考生备考赴考服务。
今年是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宿迁市卫健委成立了中高考医疗保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应急处置、卫生监督等工作,建立卫生防疫报告制度,及时研判疫情变化情况。溧阳市卫健部门切实做好高考考点及考生接待单位的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护工作。此前,还重点对考点教室环境卫生、消杀通风、饮用水卫生安全进行了检查,并对学校负责人及教师进行健康宣传,同时对考生住宿场所是否按规定公示卫生管理信息,客房卫生是否符合要求,顾客用品用具、饮用水等是否符合相关卫生标准进行了全面检查,全力保障高考卫生安全。
为了给考生营造安静、舒适的备考环境,我省多地开启“静音护考”模式。发放禁噪倡议书、深入考点周边工地开展“静音”宣传……宿迁市城管局执法队员深入沿街商铺、居民小区、在建工地等开展“一对一”禁噪宣传,及时制止摊贩叫卖及广场舞噪音等违反城市噪声管理规定的行为。
连日来,句容市多部门从“音源”入手,多频次、全覆盖开展巡查,杜绝噪声扰民行为。针对城区广场舞点较多的情况,工作人员向周边居民宣传了高考期间禁噪的目的和意义,呼吁大家从自己做起,自觉为考生按下“静音键”。“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排查和检查,让各个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降低噪音。”句容生态环境局开发区环境监测所科员朱赟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