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三生三幸
■河北省石家庄润德学校 郭亚会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这辈子多幸运遇到你,多想几遍也是感激你,是我三生有幸遇见了你,你是我此生最好的运气……”用这首歌唱爱情的《三生三幸》来表达我与新网师的缘分再合适不过了。2022年我遇见了新网师,加入新网师,也在新网师实现了“知、行、信”的飞速成长。知,是新网师让我作为教师的使命愈发明晰;行,是新网师助我走上专业成长之路;信,是新网师教我践行“视教育为信仰,用一生去展望”!
第一篇:相遇
2022年,我从张建国老师的朋友圈中第一次知道了新网师。发现自己终于有机会加入时,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早上6点多钟看到招生推送后,我反复斟酌,写下入学申请,正式开启了我全新的教育生活。
2022年9月6日晚8点,刘恩樵老师的开学第一课准时开始。刘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我在他平凡朴素的教师路上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边听课边深思:刘老师的人生不就是我所梦想的人生吗?我喜欢写,我也喜欢记录。从自制杂志到在QQ空间、公众号写下文字,常常为了抒发自己的感受而激动得不知疲倦。这堂课是我职业生涯的全新起点,从此,努力不再盲目;从此,每天有了方向;从此,书写成就梦想!
第二篇:相伴
《教师成长力》中说:“遇见即点燃。”新网师点燃了我的生活。有新网师相伴的每一天,我都是在“低头读写、埋头承担、抬头看路”中走过。
低头读写。5个月里,我啃读了《未来教师》《教育的目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语文教学之学理》等7本专业书籍;坚持每日书写读书笔记,并在微信小程序中打卡;自加入新网师以来,个人公众号从未间断更新。从2022年8月至12月,我累计写下了10万余字的心得感悟。
从暑假开始,模仿新网师的共读,我也在家中组织家人一起共读。女儿年纪太小,很多字不认识,爱人读的书又太专业,我们便折中了一下,每个人读自己的书,按顺序轮流读一段,其他人认真聆听,听完之后需要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既保证读的人认真读,又保证听的人认真听。女儿很喜欢这种全家一起参与的氛围,她总是认真分享喜欢的绘本故事,努力回答我们的提问。家庭共读活动断断续续地组织了很多场,每一次共读,时间总是流逝得飞快,快得让人舍不得结束。现在,女儿每日读完绘本后又新增了“每日一分钟总结”,不仅锻炼了她的表达能力,也为她的写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与学生共读方面,我之前做得还远远不够。一周两节连排的阅读课给了学生们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但我们读的只局限于课内要求的名著。于是我模仿着新网师的微信打卡建立了打卡圈,鼓励大家每天参与读书打卡。坚持下去的学生虽然不多,但这个平台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热情,引领更多的孩子主动读书、交流。我想,这种方式是好的,这个引领是正确的!
就这样坚持共读共写了几个月,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无论是优秀率还是合格率,都有了可喜的提升。看着孩子们课上开心的笑脸、课下认真的模样,我清晰地感受到:路子对了,努力就不会白费。
埋头承担。“承担即成长”,这句话是《教师成长力》告诉我的,更是新网师人用实际行动证明的,正是这句话不断引领、激励着我向更高处攀登。
这一年,我承担了“小荷才露尖尖角,于无声处听惊雷”等8次线上论坛的分享任务;担任了“作文教学精品课程的有效构建”等5次全国线上论坛的主持人;组织了《教师成长力》《论对话》《我的教育理想》3本书的朗读分享;从10月26日在新网师官网发布每日叙事起,陆续发表了《向下扎根,野蛮生长》等6篇文章。一年来,我用行动领悟了“承担即成长”的含义,用文字记录了这段丰盈的岁月,用读写见证了新网师人的奋斗足迹。
抬头看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以来,关于“大单元”“大概念”的谈论如火如荼,而在新旧课程标准的转化下,这些还需要具体的实践和落实,更需要专家的指引与点拨。一线教师亟需专业指导,我意识到这是一方可以大有作为的天地,于是主动“抬头看路”,密切关注全国各地的教育发展,仔细聆听专家讲座、课程,获取一线资源,并参加了很多全国范围内的学习与交流。
第三篇:相爱
“你越了解她,你就越爱她!”这句话也适用于我与新网师的故事——你越了解她,你越融入她,你就越爱她!
我告诉自己:要成为自己的光,照耀自己的心灵,与先哲为伴,与同仁为伍,不要辜负每一日的努力,更不要辜负自己年少时的教师梦;成为女儿的光,记录她的成长,温暖她的岁月,陪伴她,鼓励她,不负她的青春时光;成为学生的光,引领他们,唤醒他们,帮助他们,激励他们,不负他们最好的年华。
我相信心里有了方向,平凡的日子定会闪着光。“当我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我的光。”是的,我要努力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凭借谁的光。我将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相信心有所期,全力以赴,定有所成。
图为学生们一起共读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