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感言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教育感言

相对于高中和大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更强调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理应有更多的时空让学生从生活中经历实验、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去观察、分析自己身边的世界,进而去发现、归纳、抽象出数学知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

——摘自杨晓翔《“共生课堂”实现“共同生长”》

教育的初心,是为了每一个孩子更健康、更幸福地成长。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发展的结果,更要强调学生成长的过程,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发展体能,更形成健康阳光的个性。学校要从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分项评价,让评价内容的基本内涵、指向和观测点,着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活泼大方的性格、文明儒雅的举止、才艺兼备的能力、勤奋包容的品格”的人。

——摘自杨晓翔《成长更在分数外》

生物学中,酶具有催化作用,在它的帮助下,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在极为温和的条件下也能高效进行……学校要把家长看成学校教育治理的主体,邀请家长制定共同认可并遵守、参与的方式与制度,划定参与的边界,形成有助于家长和社会参与学校建设的机制,让积极的家委会成员如酶一般,在参与学校的相关事务中释放活力。

——摘自杨晓翔《以关怀的力量构建教育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