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一片丹心,绽放满目芳华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怀揣一片丹心,绽放满目芳华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梦想与探索

■许卫国

1999年,朱永新教授阅读了一本书——《管理大师德鲁克》,书中的一个故事深深打动了他:1950年元旦,德鲁克父子去看望弥留中的另一位管理学大师熊彼特,熊彼特对年轻的德鲁克说:“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熊彼特的这番话给朱永新教授的内心带来了冲击,启示他重新思考应该如何衡量人生的意义和个人的社会价值。他猛然意识到,尽管这些年出版了不少作品,但并没有真正走进教育生活。于是,他决定改变话语方式,改变行走方式,走进中小学、幼儿园,走进一线教育生活,改变校长、教师、学生及其父母的教育观念,让他们过上一种理想的教育生活(即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就这样怀揣一片丹心出发了。

经过20多年艰辛探索,新教育实验已“由一个书斋的念想,变成了一个团队的行动”。20多年来,以朱永新教授为代表的新教育人,将苏南一隅的点点星火,一步步撒遍广袤的天南地北,将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柔软地植入未来的中国心灵。如今,“‘生于毫末’的新教育实验虽然尚未成为‘合抱之木’,却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朵奇葩”。

梦想“发芽”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新教育实验的发起,实质上正是对国家意志的一种响应和对社会期待的一种回应。新教育实验致力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中国素质教育探路,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数以十万计、百万计的新教育人为这一美好理想所吸引,汇聚到新教育实验的行动中。多年前,笔者曾有幸参加了新教育实验团队在同济大学召开的一个小型会议,会上,朱永新教授饱含深情地说:“新教育在我的生命里,比我的妻子、孩子、家庭还重要。”

难能可贵的是,朱永新教授和广大参与新教育的实验者以行动作为自己的第一哲学,面对积弊已久的应试教育,没有悲观,更没有失望,“点亮了自己手中的蜡烛”。朱永新教授说:“新教育实验一开始就自觉地把‘行动’二字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今天的中国缺少的不是批评家,不是理论家,而是真正的行动家。我们应该提倡的,是要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向着理想迈进。”新教育实验以十大行动为路径,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这些行动是当下中国教育现实中相对缺少的东西。朱永新教授说:“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不是一个严格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行动的逻辑,是根据当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当下学校教育面临的困境精心设计和安排的。”一线校长、教师们很容易结合学校和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从十大行动中找到进入新教育实验的路径,开始新教育实验的探索,并不断地积小步为大步,推动学校的发展,推动区域教育品质的提升。以笔者所在的江苏海门为例,该区2005年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经过18年探索,区域内40多名教师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区域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22年成功创成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梦想“开花”

2022年,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梦想迎来了“开花”的日子,他凭借新教育实验荣获“一丹教育发展奖”。“一丹奖”由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博士于2016年创办,是具有包容性的全球教育奖。“一丹奖”每年颁发两个奖项:“一丹教育研究奖”和“一丹教育发展奖”,授予对教育贡献卓著的个人或团队。朱永新教授的获奖,让新教育实验再一次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人们发现,经过以朱永新教授为代表的新教育人20多年的不懈探索和辛勤耕耘,新教育实验这枝当代中国教育改革探索百花园里的丹桂花,已绽放出满目芳华,格外艳丽。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罗斯·卢金教授在向“一丹奖”评审小组推荐朱永新教授的提名信中说:“朱博士新教育实验的愿景、决心和有影响力的创新,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成就。新教育实验实现的另一个令人钦佩的举措是运用‘大教育’来抵制‘考试导向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解决了中国教育的问题,就能为解决世界教育问题带来借鉴和启迪。新教育实验致力于探索解决当下中国教育现实问题的路径和策略,并取得卓著的成效,这是朱永新教授获评“一丹奖”的首要原因。

“一丹教育发展奖”评审小组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应用资讯科技研究院理事多萝西·戈登说:“新教育实验鼓励以全方位学习带来个人成长,因此培养教师及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沟通能力至关重要。这些措施逐渐改变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们:学习也可以充满快乐。”新教育认为,谁站在讲台上,谁就决定教育的品质。聚焦教师成长是抓住了教育发展的关键之关键。新教育实验以教师成长为起点,致力于唤醒教师,并探索出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教师专业发展“三专”模式,这是朱永新教授获评“一丹奖”的又一重要原因。

新教育实验历经2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教育改革行动,有8300多所学校、800多万名师生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参与学校,62%在农村或边远地区,大量分布在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重庆、四川、陕西、新疆、内蒙古、甘肃、贵州等中西部地区。新教育实验在湖北随县、安徽霍邱、新疆奎屯、甘肃庆阳、四川旺苍、江西定南、山西绛县和临猗等许多区域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新教育实验是促进乡村教育振兴、推动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致力于推动教育公平和教育普惠,帮助农村、边远地区、贫穷落后地区改善教育,也是朱永新教授获评“一丹奖”的重要原因。

新教育实验20多年蓬勃发展,早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知,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2014年4月,新教育实验入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2014年WISE教育项目奖15强。2020年,朱永新教授与来自荷兰的玛丽特·托恩奎斯特成为IBBY-iRead爱阅人物奖首届获奖者。如今,朱永新教授的87本著作已用28种语言在世界40多个国家出版发行。朱永新教授获评“一丹奖”,固然有种种机缘上的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这是对朱永新教授20多年来发起、耕耘、推动新教育实验的一种认同和赞许。这个奖记录着中国教育一线行动者的探索,获奖也是对中国教育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可。

新的梦想

2022年“一丹奖”颁奖典礼上,朱永新教授通过网络连线接受现场采访时说:“我已经决定捐出我的个人奖金1500万港元和项目经费1500万港元,建立一个‘新教师’专项基金,在线下推进几个重要的教师成长计划。”获奖后,朱永新教授把获得的“一丹奖”奖金悉数捐赠给苏州大学设立“新教师”专项基金,支持苏州大学的教师教育项目和国内外教师教育研究与培训工作,以扩大新教育实验的受益面和影响力,为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作贡献。“新教师”专项基金重点支持五个项目:

未来教师班项目。新教育实验团队与苏州大学合作,成立新教育书院,在苏州大学每年师范生新生中遴选40名学生,与苏州大学共同设计课程体系,按照新教育的理念,把职业认同和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引入课程之中,每名学生配备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校外导师(校外导师从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区域、学校中遴选)。

新教育明师项目。新教育实验团队每年在全国遴选20位40岁以下的校长和教师以及20位乡村校长和教师,采取大师带名师和名师带乡村教师的模式,以及线上加线下的培训方法,把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引入课程之中。项目邀请“一丹奖”明师堂成员以及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为学员讲课,每位校长、教师配备一位导师,校长和教师分别结对,将集中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承担交通、住宿、书籍等费用。项目每届时间为三年,准备连续举办三届。

发展中国家教师培训项目。新教育实验团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位于上海师范大学内)合作,每年招收10个国家的教师(每个国家两人)短期来华学习,课程由新教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联合设计并实施。培训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培训在中国,部分培训将放在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区域、学校。

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素养整体提升项目。新教育实验团队每年选择若干个新参与新教育实验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为期三年的教育帮扶行动,通过新教育实验项目和各学科的指导帮助,全方位帮助区域教师成长,提升县域教师素质。

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项目。新教育实验团队在现有的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的基础上,建立面向全国的新教育教师成长平台,整合教育部智慧教育平台、中国教育新闻网“好教师”平台等资源,全面提升“新网师”的专业化水平,既努力服务好以上各个项目,又充分利用各个项目的资源,使其真正成为中国教师的精神家园、优秀教师的成长摇篮。

如今,这些项目皆已做好实施方案,开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素养整体提升项目启动仪式已于2023年4月24日在北京举行。该项目从国家公布的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及部分少数民族自治县中,选择甘肃静宁、重庆城口和陕西汉滨等县区,作为新教育实验帮扶的项目县,制订计划、组建团队、搭建平台、汇聚资源、策划活动,连续三年跟踪进行乡村教育振兴帮扶行动,以促进所帮扶县区师生成长、学校发展和区域教育品质提升。

前路漫漫,挑战与机遇并存。以朱永新教授为代表的新教育人坚信,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经过新教育共同体的不懈努力,在不远的未来,新教育实验学校将培养出一群又一群优秀的孩子。未来的日子里,新教育人将继续向着明亮那方前行!

(作者任职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新教育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