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湿地寻梦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洪泽湖湿地寻梦

■康海群

老军人从山坳深处的小径徐徐走来,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拎着两瓶双沟酒,驻足木桥,挥泪祭奠牺牲的战友……江苏首部大型红色实景演艺《决胜洪泽湖》开场这一幕,我永远也忘不了。

三月一个周日的上午,风和日丽。我坐上四面敞亮的游船,在被苇草切割分开的水域穿行。彼时,湿地上的芦苇一片枯黄,只有远处柳树泛出新绿,浅淡而显眼。

到号称“水之韵”“美之乡”的洪泽湖湿地观光,坐船游览大概是必选动作。春节后,这里排队乘船的游客一下子多了起来。游船码头,船只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湿地上枯萎的草木感染了湖水,游船划开的波纹泛着金色的光,犹如掀动经年积淀的酒酿,散发着“浓、香、醇、绵、轻、冽”的独特风味。

洪泽湖湿地景区占地5.2平方公里,建有湿地博物馆、鹿园、爱情公园、芦苇迷宫、鱼族馆等30余处景点。有道是:“春走芳草地,夏绕碧莲池,秋赏芦花黄,冬观万鸟飞。”每一处都匠心独运、异彩纷呈。

这里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淡水湿地。在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众多珍稀鸟类前来栖息繁衍,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修复与改善,鸟类数量逐年增多,保护区已成为丹顶鹤、白鹳、黑鹳等珍禽鸟类的最佳“中转站”和栖息繁殖地。芦苇深处百鸟齐鸣、湿地上空万鸟齐飞,蔚为壮观。据说,每年5—8月,湿地城头观鸟园仅白鹭就有数万只聚集于此,它们成了湿地的精灵。一窝窝雏鸟活泼灵动,一对对大白鹭轮流四处觅食,哺育幼崽。

这里还是世界人类发源地和中华文化发祥地,考古发现的下草湾人距今4—5万年。沿途一处三五古猿忙碌的布景让我一下子穿越到远古,目睹了他们品尝琼浆玉液后的趣姿醉态。

前面河道开汊处,敌人的快艇横冲直撞,枪炮森然,新四军驾驶小木船出没风波里,威震洪泽湖。我确信,这是一个洒满革命志士热血的湖泊。果不其然,导游介绍,洪泽湖畔的大王庄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新四军四师司令部和政治部所在地。新四军将士利用洪泽湖天然的芦苇荡,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跨上工委岛码头,自湖边的木栈道向前拐几个弯,就来到一处观演台。人们陆陆续续乘船赶来,不一会儿,台阶上下就坐满了人。

泗洪是一块红色的热土。抗战时期为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中心,淮北行署、新四军四师师部均驻于此。刘少奇、陈毅、张爱萍、张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亲临指挥战斗,彭雪枫、江上青等3000多位烈士英名镌刻在这块热土上,震惊中外的血战朱家岗之役,先烈们血染洪泽湖的壮举,给这片土地留下了辉煌夺目的一页。

《决胜洪泽湖》基于抗日战争时期由彭雪枫师长率领新四军第四师进行的洪泽湖33天反扫荡史实,以谢继良的英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谢大娘在痛失二子后,仍毫不犹豫鼓励小儿子参军到战场上奋勇冲锋,助力新四军取得胜利的故事。该剧剧情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既有军民鱼水情的温情诠释,也有冲锋陷阵的战火硝烟,令人欲罢不能。

我们恰巧赶上上午的唯一一场演出,这场演出是刚刚出炉的特效装置全新升级版。剧组独创环型沉浸式演艺空间,利用景区现有原生态自然场景,结合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场状况,极致还原战争现场,采用坦克、战斗机车等车辆特技,飞越障碍、马上刀术、骑枪射马等马术特技,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原时空重现红色革命文化传奇。

该剧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一众专业演员通过生动的肢体表达、精湛的技巧展示真情投入,舍小家为大家的谢大娘、舍生忘死的谢继良、狐假虎威的翻译官、有勇有谋的徐团长等角色形象鲜活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女儿,站着看完这场荡气回肠的大戏。从她们闪光的明眸里,我看出了红色文化的璀璨生命力。

三月,尽管绿色尚未在湿地肆意张扬,红色却刻印在人们的胸膛。我庆幸,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之际,经历了这样一场沉浸式观剧新体验。

洪泽湖湿地,不是庄严神圣的象牙塔,不是远离人间烟火的桃花源,而是花团锦簇的民间乐园,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气息,是桴鼓相应的心灵互动,是神思放飞的自由王国。湿地是艺术,是科学,也是美学。

从洪泽湖湿地返程的路上,我似乎明白了,这么多人为何要来洪泽湖湿地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