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该由谁来填?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坑该由谁来填?

■张勇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有个非常火的小品《坑》,让我感触很深,因为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2022年8月,组织安排我担任海安市曲塘小学教育集团李庄校区执行校长。学校门前有一条近200米长连接主干道的小路。上任报到那一天,我开车经过这条路的感觉是坑坑洼洼,颠簸不停。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样的路学生上学想必也不好走吧。我到达学校后,在校门口和保安聊起了校园安全方面的话题,此时,有位路过的年近七旬的老奶奶问我:“你是不是新来的校长?”我说:“奶奶好!我是新来的负责这个校区的执行校长。”她接着说:“你们能不能把校门口这条路上的坑填一下?上次有个人骑电瓶车时被路上的坑绊倒,摔下来受了伤,花了好几千元。”我立即答应:“您放心,我和学校老师们商议一下如何填。”

我仔细观察学校门前这个坑,非一日形成。为何没有填呢?我咨询学校一位老教师,他告诉我这些坑在学校外面,似乎应由村里填,但在当时疫情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村里难以快速落实。我头脑中念头一闪,由学校填是不是速度更快?我立即召开校务会征求大家意见。已退二线的校长认为路在学校的外面,下雨天那个大坑行人不知道有多深,确实难走,晴天稍微好些,虽然全校没有几名学生(因生源减少,全校只剩42名学生),这几个坑我们还是应该尽快填起来。监委会主任认为,坑应该由村里填,但学校填也行,毕竟这是学生上学、放学的路,我们可以先打个维修报告给教育管理办公室试试。安保主任认为,学校应该填这些坑,这条路是我校学生的必经之路。工会主席认为,这些坑无论谁填,都必须抓紧时间填,因为学生等不起。总务主任说,我们可以先做个修路预算,如果钱多了需要尽快挂网招投标。从校务会成员发表的意见看,大家认为学校可以填这些坑,但必须按照程序来。在讨论具体细节时,还有成员表示:填坑修路的同时还需要装一盏灯,在晚上照着路面,以防行人不小心摔倒。我也明确表态:坑由学校来填,学生、家长、老师、周围居民、路上行人都等不起。有责任,我来担,麻烦总务主任立即找人估算经费,打报告。

由于相关部门审批负责人在外出差,我决定边打报告边修路,让师傅先把紧靠学校大门的最大的一个坑填好。事后,审批负责人表示理解,说学生的事理应高于一切。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填坑过程中,“学生的事理应高于一切”“学生等不起”“我们来修”等朴实的话语,表明无论是领导还是老师,心中始终装的是学生。而且大家心中装有学生的同时,也装有家长,装有路人,彰显了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坑看似在学校外,但路是学生的路、家长的路、老师的路、行人的路,填坑让学生、居民等行路人得到了实惠,路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居民们说:“这个学校好呢!把坑填好了,把路修好了。”学校是育人的场所,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让学生、家长、人民放心的幸福港湾。

坑填好了,学生、家长、老师、居民行走安全了。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敏锐地发现学校填坑这事不正好是引导学生关爱他人的鲜活课程吗?于是我来到班级,引导学生将填坑前的路和填坑后的路进行对比,结合自己每天行走在路上的体验,围绕“坑该不该填?”“坑该由谁来填?”展开讨论。对坑该不该填的问题,学生们都坚定地说:“坑应该填。坑填好了,我们上学时候就安全了。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骑车接送我们的时候也安全了。学校周围的爷爷奶奶们行走的时候不容易摔跟头了。”他们的话让我感到欣慰,觉得学校门前的坑填对了。对坑该由谁来填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坑应该由学校填,有的学生认为应该由村里填。我没有急着给学生答案,而是让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理由,展开辩论。辩论中,学生们逐步明晰了坑可以由学校填,也可以由其他部门填,重要的是要尽快填起来,让行走在路上的人安全。我明白学生还小,要争出坑到底应该由谁来填并不容易,重要的是要从这件事中学会明辨是非,关爱他人。

填坑前教师的讨论和填坑后学生的讨论均有价值。填坑,填出了教职员工的社会公德和高尚师德;填坑,填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讲话时要求:“同学们都要自觉加强道德养成,从小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把国家、人民、民族装在心中。”学生如何把人民装在心中?这不应该是抽象的,更不应该是口头上的。作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抓住学生身边的事,增强课程意识,开发出适合学生参与学习的课程,借助课程,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的活动中,实实在在地将关爱他人落到实处。

(作者系海安市曲塘小学教育集团李庄校区执行校长,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乡村领军教师百人培养对象,南通市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曾获江苏省优秀课评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