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雪域高原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应征入伍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00后”本科生阿伊提拉·买买提选择到高原驻训,在“生命禁区”磨砺自我——

青春筑梦雪域高原

■本报记者 阿妮尔 通讯员 杜选平

“终于完成了我的使命,接下来,我要继续完成学业,成为更好的人。”不久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阿伊提拉·买买提完成服役任务,在返乡的列车上写下关于部队生活的最后一篇日记。

2021年,阿伊提拉应征入伍新疆军区某旅,后与战友一起驻训在海拔5380米的高原地区。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2岁的女兵在“生命禁区”坚守,在严寒风沙磨砺下逐渐成长为信仰坚定、素质过硬的“铿锵玫瑰”。

阿伊提拉是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姑娘。上中学时,她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也因患病无法劳动。2020年12月,阿伊提拉的母亲病情恶化,离开了阿伊提拉和她的弟弟妹妹们。成长中的诸多变故,阿伊提拉始终坚强面对。“一路走来,我得到很多帮助,国家的学费减免政策让我不再担心学费,学校的各类助学金让我不再为生活发愁。”阿伊提拉说,考入南航大后,她感受着“航空报国”的精神传承,也时刻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回报党和国家的恩情。“当兵是妈妈临走前的嘱托,也是我思考后的坚定选择。这是我的梦想,我要勇敢追梦。”

“网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宣传片一下子点燃了我,当时部队正招收女兵,我赶紧报了名。”准备好材料并体检后,阿伊提拉被安排在南京集训。那时,她出色的表现吸引了部队领导的关注:“你的身体条件比较好,要不要考虑去新疆?那是个需要有坚强毅力的地方。”经过慎重思考,阿伊提拉最终决定:“去新疆,当一名高原女兵!”

刚到部队,单位就组织年轻官兵到康西瓦烈士陵园祭奠,“00后”烈士陈祥榕就安葬在这里。站在烈士墓碑前,阿伊提拉忍不住流下眼泪,久久不愿离去。“这就是我该学习的榜样,也是我穿上军装的意义。我走着陈祥榕烈士走过的路,一定要继承他的事业。”在那里,阿伊提拉默默定下目标:如果需要上前线为祖国而战,一定第一个上。

当服役单位接到在海拔5300米的高原上长期驻训的任务时,教练员提前给阿伊提拉和战友们看了相关视频资料。看着在海拔5300米驻训的战友不畏严寒、艰苦奋斗的样子,阿伊提拉对自己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长跑8公里、负重训练、憋气训练……每天的附加训练成为常态。

狂风、暴雪、零下30摄氏度的气温、强烈的紫外线……终于到达高原,驻地环境比阿伊提拉想象中更为恶劣。刚到营地,她就参与房子修缮的工作。房子是铁皮房,山上风很大,“如果不加固,一觉醒来可能房顶就不见了。”阿伊提拉说。营地附近还有狼群、狐狸出没,有时去营外活动,会有狼远远地盯着她:“我是军人,我不怕,就当回归大自然了。”

在艰苦的高原驻训生活中,阿伊提拉总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成长的点滴。在第238篇战地日记中,她写道:“今天,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比武竞赛,又有男兵被我超越了。”

武器装备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武器分解结合是每名军人的“必修课”,分解结合速度反映了操作者对枪支部件的熟悉程度。在比武竞赛分解结合项目中,阿伊提拉第一次参赛就取得第一名,一些入伍四五年的老兵也甘拜下风。

“当时很开心,对自己的要求就更严格了。”此后,阿伊提拉试着蒙起眼睛练习分解结合,成绩也越来越好。“到了瓶颈期,十个手指有九个被划伤,手上贴满了创可贴。”阿伊提拉回忆说,那时她满手是伤,回到宿舍甚至不能自己脱下袜子。她的努力也终于得到回报:分解结合最好成绩达21秒,是当时营里的最快纪录。

从军两年,阿伊提拉十分珍惜在高原的每分每秒,综合素质越来越强。“我不服输,男兵能做的我也都能做!”在这里,她学会了驾驶大卡车,懂得医疗救护,操作的火炮能精准命中目标。一次次突破自我的过程中,高原过强的紫外线照射让阿伊提拉脸上时常泛着高原红,皮肤也晒得开裂,“每次和朋友视频,大家都差点认不出我,但我觉得这样真的很酷、很光荣。”

2022年,南航大70周年校庆时,阿伊提拉正在高原上站岗。“虽然不能回到学校参加校庆,但在高原上站好岗,就是我送给母校的礼物。”身在高原,阿伊提拉时时心念南航大,希望自己坚韧奋斗的身影能成为母校的骄傲。“回到学校后,我要学好专业课,用自己专业所学更好地为国家作贡献,成为学弟学妹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