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叶圣陶教育智慧,深入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传承叶圣陶教育智慧,深入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唐敏

早在一个世纪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提出了“为人生”的教育观。他提出,教育就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学校教育要始终注重教育与人生的关系。这种着眼于人生和人的发展思想,使叶圣陶教育思想获得了鲜明的指导意义和当代价值。

作为叶圣陶先生曾经就读的学校,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始终以叶老的“教育为人生”思想为指引,在学业规划、专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三个领域中,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性自我认知,增强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立体感受,拓宽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视角,深化学生生涯规划的多样体验,增强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时代性和适切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培塑“良好的习惯”

激发学生自主规划的内驱力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指体现优良传统、时代精神和个体发展需要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决定命运,教育更应关注细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关系着他们的一生。

我校不断优化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探索更有效地开展生涯规划认知教育的途径。从高一入学起,学校就利用班会课、讲座、沙龙等形式开展生涯规划指导活动,包括分析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能力水平、优势学科,结合自身特长和家庭状况进行自我认知,同时系统了解各个大学情况和专业特点,尤其是各专业的基本能力要求等。我们让学生获得对“生涯规划”的有效认知,再切实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使生涯规划不只是停留于概念上,而是落实到学生高中三年的成长过程中。

在对生涯规划进行有效认知的基础上,我校切实开展了生涯规划系列活动,让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学校持续推进习惯教育课程,让“好习惯奠基好人生”的理念真正植入学生的心中。我们对高中三年生涯规划活动进行整合:高一年级的主题是“人生新起点,规划早知道”,重点打造学生“成长护照”,引领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高二年级主题是“打造自己的核心‘发动机’”,通过大学研学夏令营、影子职业体验实践、职业倾向测试、生涯规划彩虹图等,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生涯目标,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动能;高三年级主题是从“要我考”到“我要考”,重点开展励志教育和自我学业目标管理,为此我们设计了《奋斗在高考的路上》学生目标管理手册,以目标管理引领学生个人发展。

为了延伸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激发学生自主进行生涯规划的动力,我校还打造了学生毕业离校课程,指导毕业生利用假期继续开展生涯规划,因为高考结束并不是生涯规划的终结,而是另一个奋斗目标的开始。我们用延伸课程真正引导学生去探求适合自身的职业规划路径和人生发展方向,从而成为国家真正需要的栋梁。

培育“健全的公民”

充实学生全面规划的外推力

学校始终坚持大众化方向,坚持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叶圣陶先生较早就确立了“造成健全的公民”的教育观,强调学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位,重视文化课以外的其他课程以及活动的教育功能,这与现代教育形势下提出的“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等理念是完全吻合的。

我校建立以德育为首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努力落实全员育人理念、打造全科育人格局、构建全程育人体系,让“德育为先、全面规划”的理念深入每个教师心中,落实到每个教育教学行为中。全员育人,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生涯规划导师。我们每学期安排任课老师担任班级的育人岗位教师,与所在班级的学生结对,一对一开展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全科育人,让每一门学科都成为生涯规划教育课堂,在学科内容方面注重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挖掘人文内涵和生涯规划指导的意义。全程育人,要求高中三年持续推进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引领学生规划高中三年学业。

我校在生涯规划体系的建构和育人的过程中,始终围绕“教育为人生”理念,以此为育人工作的“圆心”,探索全景式育人课程,全力打造全方位、多角度的育人团队和载体,全面推进团队资源建设。依托江苏省首批“品格提升工程”优秀项目,学校打造具有书院教育特色的“圣陶育人团队”。同时,通过家委会组建“圣陶家长学校”,积极探索建成旨在利用和开发校外实践资源的“家长帮帮团”,在“帮帮团”的策划和组织下,开展以校外资源为主的社会实践、实地参观、专题讲座等多项学生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和网络。

深耕“教育为人生”

强化学生多元规划的牵引力

我校生涯规划教育围绕叶圣陶“教育为人生”理念,探索学生多元发展的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着力打造“教育为人生”的生涯规划教育生态,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起点上不断激发潜能、拓宽自我边界、挖掘职业可能、持续多元发展。

学校为学生提供全面锻炼和多元发展的舞台,立足于学生本位,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研究实践能力、合作发展意识为重点,打造多种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积极服务于学生的特长发展。我们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及评比活动,每年举办科技节,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在劳动教育实施时遵循“整体化设计、常态化实施”原则,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生校园生活。我们不断推进社团建设多元化、制度化和品牌化,坚持“以团促教,以教优团,团学结合”的特色,大大小小的社团涵盖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健身、实践服务等12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让学生自主选择,广泛参与,使社团成为学生多元发展的重要阵地。

赋能“教为了不教”

提升学生终身发展的行动力

“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的重要教育理念。“教为了不教”体现的是一种辩证的教育哲学观,它显示当代社会和人的终身发展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揭示了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与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质是耦合的。学生终究会离开学校,生涯规划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直面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离开学校教育之后,依然具有追求终身发展的学习与实践能力。

“发展素质教育”是党的二十大强调的教育发展的重大任务,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整个社会对学生的格局视野、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提出新要求,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也提出更高要求。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必须立足当下,站在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高度,顺应学生长远发展需要,摒弃功利化和工具化趋向。我校生涯规划教育就着眼于当下社会发展需求,激发学生自主规划的内驱力,充实社会和学校全面规划的外推力,强化多元规划的牵引力,打造联动式生涯规划教育,最终转化为学生实现终身发展的行动力。

我们需要一种“联动式”教育视角,在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努力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启发学生的智慧,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地、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人成长发展的意义。我们要探索联动式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路径,在教育中既关注内驱,也关注外驱;既关注职业,也关注专业;既关注现在,也关注未来,真正实践叶圣陶“教育为人生”的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