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谱写师范教育“山海情”
■本报记者 汤文清 通讯员 孟召学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走好薄弱师范院校发展的“华山一条路”?3月22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南师范大学牵头组团的首次线下联席工作会议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活动中,江苏、广东、山西、河南4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商丘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等7所师范院校共同签署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南师范大学牵头组团”战略合作协议。近百位校长、专家和教师齐聚一堂,围绕“师范教育协同提质”激荡智慧,展开了一场深度的交流研讨。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是一项多元协作、内外互动、综合施策的复杂工作,目标直接指向薄弱地区师范院校教师供给源头,落脚点在于提质,关键点在于协同。”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介绍说,自2022年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启动以来,华南师大组团发挥“雁阵效应”,通过“1+M+N”的院校组团对薄弱师范院校给予合力帮扶,以华南师大为牵头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3所高校全力参与支持,紧密对接商丘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3所重点支持院校,坚持一校一案,构建了开放、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助力提升重点支持院校的整体实力和师范教育办学水平。
长期以来,不少薄弱师范学院的教师对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较依赖,学校教学在高质量发展上存在瓶颈。2022年起,华南师大和组团内的3所重点支持院校成为教育部希沃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支持项目的首批实施单位,启动智慧教室建设。“利用智能课程软件,学生能够听到华南师大的名师课程,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课堂互动。”周口师范学院院长臧振春说,在与组团院校数字化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近距离感受前沿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
针对薄弱师院高层次人才短缺、办学质量较弱、人才培养实践能力不足等短板,华南师大牵头江苏师大、山西师大、河南师大等院校,推出了教师教育专家工作室跨校建设、课程与教学共建、干部双向交流互动等系列举措。忻州师范学院院长乔永生告诉记者,一年间,在华南师大的组织下,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和宁武县教师发展中心联动建设智慧教室,组织中小学教师培训27469人次;与山西师大开展协同科研,推进5项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方向的课题,“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服务基础教育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记者了解到,华南师大组团内部在建立1+M共同支持N校的大组团同时,还明确了M校对N校的重点帮扶的小组团。“‘大组团+小组团’双轨并行的运行机制,可以更好地契合薄弱师范院校的关键需求。”商丘师范学院院长陈向炜介绍。
因申报条件严格,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一度被称为地方师范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华山一条路”。与商丘师院相距170公里的江苏师大,是商丘师院的重点支持学校。“通过与商丘师院联合开展教师教育研究,聘任兼职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等方式,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地域临近优势,努力帮扶商丘师院达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基本条件。”江苏师大党委书记方忠说。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周玖华表示,作为教师培养的摇篮和主体,师范院校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既是协调高水平师范大学组团式帮扶薄弱师范院校,修补师范教育短板的教育创举,也是促进师范教育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整体推动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