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便是破蒙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出世便是破蒙

■何文秋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经典名言。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谈到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时,引用了这句“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这句经典语录由何而来?

1934年2月16日,陶行知发表《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在文中写道:“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

1934年3月,陶行知发表《从穷人教育想到穷国教育》一文,其中写道:“他其实是要把他做得到的学问立时贡献给社会。他是与社会、家庭共同长进。学问没有止境,他的进步,他家庭的进步,社会的进步,都没有止境。他是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教到老。一直到进了棺材才算毕业。”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求教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这句话,陶行知终生践行,并以这种精神开启了一个又一个教育改革。

自1917年回国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师开始,陶行知首创“教学法”用以替代“教授法”,鼓励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与蔡元培联合提出开放“女禁”,将女子纳入了现代大学教学体系;他实施课程改革,推进了选课制度在南高师的确立与发展;他推进学生自治,鼓励大学生融入学校生活,参与大学管理。陶行知还创造性地创建了完全有别于当时教育体制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为中国乡村师范教育开拓出了一条符合当时国情的发展之路。1930年,晓庄师范被国民政府关闭,在复校无望的情况下,陶行知积极转变思路,创办山海工学团,以“小先生制”开展普及教育运动。1938年归国后,他又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重庆育才学校的建设中去,不断提升育才的办学层次,扩大育才的办学效果。

陶行知以这种教育路上不止不休的精神,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理论。

他师从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却又不为其师思想所限,反而根据近代中国的实际国情,创造性地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改造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规避了杜威教育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不适应之处,成功地将其转变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教育理论工具。他还在民族教育、女子教育、终身教育、民主教育、学前教育、普及教育、社会教育、创造教育、特殊教育方面有系统的论述,并整理出版了《中国教育改造》《教学做合一讨论集》《中国大众教育问题》《斋夫自由谈》等多部教育论著。

陶行知以“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的精神,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教育教学活动革新。

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期间大胆改革,提出了“教学法”“选课制”“学生自治”等现代化的大学教育教学思路;在中等师范教育方面,他提出“生活教育”理论,通过改革乡村师范的课程体系,将乡村小学作为乡村师范的核心,以乡村师范教育改革推动乡村自治;在小学教育方面,他创办了多所小学,以小学教育实践推动乡村师范课程变革,改“附属小学”为“中心小学”,明晰了小学在师范教育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学前教育方面,他创办了第一所中国乡村幼儿园,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日常活动安排及幼儿的现代科学思维的培育方面,做出了诸多的尝试与努力。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再难找出第二个像陶行知这样教育实践活动涉及面如此之广、程度如此之深的教育家了。

陶行知先生以其“行动一生、不断创造”的教育实践和探索,践行着“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江苏省陶行知纪念馆馆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