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学会发现美
——读《谈美》有感
■杨丽香
《谈美》
朱光潜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关于美,周作人写过一句话:“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禾,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的必要——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我想,如果要朱光潜先生在写作《谈美》时回应这句话,他大抵会说:这种审美的活动当然是必要的,也绝不能说是“无用的”。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是中国一本经典的美学入门著作。这本书主要是给我们提供欣赏美的角度。关于美,朱光潜先生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毕竟美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也不大可能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朱光潜先生更多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到美,欣赏美。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讨论如何看待美。
首先是态度。我们看到事物应以一种纯粹的目光,任何带有其他功利性的因素都会影响我们发现该事物的本质和价值。作者在书中举了个简单的例子:一日,一位木商,一位植物学家和一位画家同时看到了一颗古松。木商看到的是这棵古松能值多少钱,植物学家看到的是这棵古松是属于哪个类别的植物,而画家所看到的却是这棵古松叶子的颜色,树纹以及精神气概。木商和植物学家在看到古松的第一时间就把价值和类别与古松捆绑在一起,没有真正从古松本身出发进行思考。在实用和科学的世界中,就物而言,事物的意义都是借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才得以实现。而在美感的世界中,事物可以孤立绝缘,不必借助其他事物就可以呈现本质。我们看待或欣赏事物只要看到事物本身,纯粹一点即可。
其次是位置。所谓“距离产生美”。我们在观察对象时应当和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在时间和空间上同等有效。许多现实主义派别的画作过于贴近真实,几乎和照片一模一样,以至于不能表达画者的思想。艺术应当能表达画者的思想,让观众产生共鸣,或是让观众回归生活,思考生活。距离,真的能产生美。
最后是角度。这里涉及移情,即把自己的感情移到外物身上,仿佛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我们除了从自身角度出发去观察事物,还应当从事物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周围。这样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就不只是单方面的,而是物与我之间视觉切换所接收的信息。
我们可以从态度、位置和角度三个方面对事物进行观察、对美进行思考。美其实是没有标准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看待美的方法产生共鸣。这套方法就像是一个启发点或是小开关闸,让我们从中收获美。
在书的结尾有这么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这句话道出了朱光潜先生对于生活的态度——慢。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很快,特别是一线城市更为明显。快,让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了;快,让我们无暇去观察和留意生活的美,因此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事物。慢慢走,能够让我们在忙碌和宁静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慢慢走,欣赏啊!”因为 ,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