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把握时代新人内涵 落实立德树人工作
■石鑫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是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以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之下庄严地提出来的,我们必须让其落地生根产生实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中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自觉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精准把握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和时代新人的深刻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
精准把握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值得我们反复学习、认真领会。在2014年教师节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他勉励大家:“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说:“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2018年“五四”青年节来临前夕,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他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精准把握时代新人的素质要求。时代新人的素质要求是什么?这要求离不开“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更离不开“德育为首”的重点发展。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未来建设的主体力量,我们对时代新人的素质要求也从“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变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四有”到“五全”,看起来只增加了一项,但对时代新人的素质要求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拓展了许多。对此,我们一定要精准把握,与时俱进,扎扎实实地、持之以恒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新时期,我们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尤其要关注时代新人培养中“德育为首”这一重要理念的落实。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也由此成为时代新人的素质要求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一点,需要我们在中学德育工作中予以重点关注。
精准把握时代新人的信仰标识。时代新人的信仰标识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理想信念是否牢固,是检验时代新人的首要标尺。时代新人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新人,其首要特质在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教育学生把理想信念扎根在心中,一辈子为之持续奋斗,真正成为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准把握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是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其历史重任就是在社会前进的逻辑中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时代新人就是坚定的爱国者,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构者。我们要持之以恒地为学生真正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奠基。
精准把握时代新人的精神气质。时代新人的精神气质是有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也是时代新人的精神气质。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把学生培养成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人,促进学生在爱党爱国爱人民中立大志,在苦干实干中担大任,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精准把握时代新人的人类情怀。时代新人需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时代新人并不是孤立的、封闭的人,而是处在世界历史中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时代新人不仅是中国梦的托举者,而且是顺应世界历史潮流、追求历史进步的先锋。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引领学生,不仅要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更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以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世界发展,以世界眼光和人类关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作者系江苏省海门中学党委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