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求真”与“做人”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陶行知的“求真”与“做人”

■何文秋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的经典名言。意思是教师的重要使命在于:教学生做人,教学生追求真理;教师要求真,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要把学生培养成真善美的人。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勉励大家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他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句经典名言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1925年秋,广东籍沪商杨德昭集资筹创百侯中学;1927年秋,该校因战乱而停办。1933年夏,杨德昭在上海结识陶行知,诚心敦聘他赴广东复办百侯中学。因陶行知无法抽身,遂委派晓庄师范指导员潘一尘前往主持复校工作;先后安排晓庄师范时期的学生程今吾、程本海、唐文粹、朱泽甫、王瑞符、陈恬若等10余人前往百侯中学担任教师、开展工作。还将该校作为试验生活教育的园地,成为“生活教育之友”。

杨德昭经常与陶行知保持联系,接受他的具体指导。这一时期,百侯中学及附设之师范、小学的学生,在晓庄师范办学精神指引下、晓庄师范学生指导下,都成了小先生。

百侯小先生,自1933年开展活动至“七七”抗战,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他们组织剧团、画展、歌咏队,在潮汕一带极为活跃。在该校的推动下,大埔、普宁两县的小先生达千人以上,影响遍及华南几省与东南亚一带。陶行知还为该校学生杨应彬所写《小先生游记》题写书名,撰写序言,并推荐给上海儿童书局出版,引起良好反响。

1938年,陶行知由海外抗战宣传归国后,又吸纳杨德昭为育才学校校董,并对抗战中的百侯中学多有指导。

1943年9月,适逢百侯中学复校10周年纪念,陶行知创作了《百侯中学复校十周年纪念》一诗以贺:

有源水之活头兮,逝如梅河。从廓岭以凌云兮,无或蹉跎。南风之熏兮,吾道有邻。虽灾难之重重兮,如琢如磨。生辰美且吉兮,十月十。无所往而不施教兮,德泽广被。与民同寿兮,万世同歌。

手脑双挥兮,敲未知之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兮,求仁得仁。竖起几根穷骨头兮,顶天立地。崇拜自己之集体创造兮,虽败终成。千教万教兮,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兮,学做真人。天下为公兮,教育无私。杨氏不为我兮,记取百侯之精神。

其中有:千教万教兮,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兮,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还应请创作了《百侯中学校歌》:

源头活水,逝如梅河;廓岭凌云,无或蹉跎;生辰美吉,树人已多;千灾万难,如琢如磨;金刚坚利,克服凶倭;与国同寿,与民同歌。

手脑双敲,未知之门;岁寒松柏,求仁得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努力创造,始败终成;文化为公,百侯精神。

其中就有名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所谓真人是对假人、伪人而言的。陶行知曾说过“为人须为真人,毋为假人”。“真人”即追求真理,追求实际之人;学做真人就是要做有真道德、真知识、真本领的人。

这句话,陶行知先生终身践行。

1913年11月,22岁的陶行知有感于中华民族已经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现实,在就读的金陵大学学报《金陵光》中文版,连载发表著名的《伪君子篇》,他写道:“综天下而论,伪君子惟吾国为最多;统古今而论,伪君子惟今世为最盛。吾国之贫,贫于此也;吾国之弱,弱于此也;吾国外患,患于此也;吾国多内乱,乱于此也。”其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之心,溢于言表。他最后以“行出一真是真,谢绝一伪是一伪”自勉并勉人。

1940年底,其二子陶晓光22岁,到成都一个无线电修造厂工作、学习,需要有一张资格证明书,但因其没有正规学历,于是写信给育才学校副校长马侣贤,要一份师范学校毕业的证明书。陶行知知道后,严格教子,反对弄虚作假。在电报中严厉阻止,并要他立即将那张证明寄回。

1941年初,陶行知在给陶晓光的信《追求真理做真人》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要‘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有丝毫的妥协。你若记住这七个字,终身受用无穷。望你必须努力朝这方面修养,方是真学问。”

1946年5月,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中,陶行知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946年12月1日,全国53个人民团体,在南京公葬陶行知先生。墓地牌坊两边的楹联,正是郭沫若手书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今天,这副联语依旧镌刻在行知先生墓园牌坊的两边。这也正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为实现教育报国、教育救国、教育强国夙愿而上下求索的真实写照。

(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江苏省陶行知纪念馆馆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