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大力推动学校体卫艺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教育特色品牌,努力探寻——
“五育”融合的“加速密码”
■本报通讯员 吴军 记者 潘玉娇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及各项目评选结果”,南京市六合区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而在南京市教育局此前首次开展的各区(直属学校)2022学年度体艺卫、科技、国防工作量化考评中,六合区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综合奖第一名,并获体育、艺术、卫生、科技4个单项奖。
六合位于南京北部,乡村学校占比较高。如何发挥区域特色,将学校体卫艺、科技、国防教育工作做好,让“五育”并举真正落地落实,成为该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落实“双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以‘南京市城乡艺术教育帮扶’项目为契机,在汲取城区学校先进做法的同时,注重激发内在潜力,探索属于自己的‘加速密码’。”六合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王谷权说。
“把舵定向”开新局
近日,六合区马鞍街道黄岗小学三(1)班学生上了一堂同步远程美术课。视频中,老师耐心讲解花灯的设计原理和注意事项;视频外,孩子们按要求设计自己理想中的花灯,并将作品上传展示。像这样的同步课程,在六合并不少见。2019年,该区启动“互联网+”艺术教育特色项目,以区教师发展中心为主播教室,面向区内10余所偏远学校开设艺术远程同步课程。“我们的音乐、美术学科研训团队负责教学,信息化团队负责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截至目前,共开设艺术类课程300余节。”该区音乐研训员张见说。
为确保各校开足开好艺术、体育、科技类课程,2020年,该区陆续出台《六合区中小学“体育、艺术2+2”实施项目和教学技能考评办法》《2020—2022年六合区体育、艺术、科技教育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为全区体卫艺科技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效指导。“这一揽子文件,对学校开设音体美科技课程的课时、师资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制订了艺术、体育项目的科学考评办法,以练、赛、评为抓手,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该区教育局副局长陈传贵说。
在这一背景下,各校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校情学情的体卫艺科技发展之路。以六合实验高中为例,该校联合周围10余所中小学,一体化开设学生特色社团。各校定期开展艺体教师培训沙龙,不同学段教师走进彼此课堂交流分享,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共生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特色社团在各学段的无缝衔接。近5年,共有699名艺体特长生被高校录取。
与此同时,该区各校的教学设备也在不断提档升级。近5年来,市、区两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各校体育艺术技能场馆建设、技术装备引进、培训活动等各项经费投入,累计投入近4亿元,新(改)建体育场、报告厅近50个;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艺术活动、师生奖补、专业培训等经费保障。
体卫艺科技教育工作渐入佳境,让六合区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李霞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最大的感觉就是校长、艺体科学老师们全面育人观念更强了,思想认识更统一,各校间活动质量和水平也越来越高。”据她介绍,仅2022年,全区就有3所学校成功创建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园)”,2所学校荣获“江苏省校园足球工作先进学校”称号等。
多维发力强师资
“同学们,今天我们课堂上的主人公是‘小智’无人机,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吧。”在六合区程桥初级中学教育集团竹程校区,“90后”教师蒋娇正在开展无人机教学。她的学生中,有两人刚参加完第二十三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大赛,这对一所农村初中来说并不容易。“蒋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专业技术强,思维活跃,她的到来提升了我校信息技术学科师资力量,她的课也深受学生欢迎。”程桥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周波说。
艺体科技类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农村学校体卫艺科技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破局?近年来,该区陆续推进“区管校聘”改革、教师轮岗流动、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等一揽子政策,强化师资队伍力量,努力将短板拉长。
以推进“区管校聘”为例,2019年全区共有160名艺体教师参与交流,其中有名特优称号的教师占比达30.63%。2021年,金陵中学龙湖分校袁世亮、郭文君两位教师来到灵岩小学,分别担任体育与音乐学科备课组长。两人到岗后,积极推动学校社团打造和艺体品牌创建,在他们的努力下,这所偏远的村小先后获得“区长杯”足球联赛一等奖、区田径比赛一等奖、区课堂小乐器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此外,我们还与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等签订了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合作计划。”六合区教育局人事科科长陈维龙介绍说,两年来,52名新教师分配至乡村学校任教,其中音体美教师19人。
在“保量”的基础上,该区还通过“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全员”的培训计划,有效提升音体美科技师资力量。仅2022年,该区就开展艺体科技、信息技术教师培训120余场,覆盖超6000人次。针对学科管理者、骨干教师、职初教师等不同群体,该区还创新推出“分众化、点单式”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让培训的“靶向性”更加精准。
2018年底,六合区教育局出台《学校体育、艺术、科技、语言文字类竞赛获奖指导教师奖励办法》,明确奖励范围与标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奖励办法》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更体现了对一线教师劳动成果的尊重,我们很受鼓舞。”六合区广益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邢参说。他带领的学校机器人社团近几年多次在国家、省、市竞赛中获奖,他的绩效工资随之“水涨船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调动了身边教师的工作热情。
家校社协同促发展
“培育学生的体育艺术及科技素养,不仅要有师资做支撑,家长的理解、支持也非常关键。”采访中,北京东路小学棠城分校副校长叶虹深有感触地说。
2022年11月,该校附近的莉湖花园小区出现新冠感染病例,相关楼栋被封控。该校五(2)班学生张恒浚正好住在那里,作为学校陶笛社团队员,他第二天就要代表学校参加六合区小乐器比赛,学生和家长都很着急。再三沟通后,该校引导家长在家架设视频直播设备,第二天,张恒浚和其他队员一样按点起床梳洗穿戴好表演服,通过直播与队员们一起完成了表演。
为激发学生家长参与体艺、科技等活动的积极性,该区不断改进学生评价体系,推动各校将学生各项活动参与及获奖情况纳入过程性评价,有效激发了学生和家长支持学校各项活动的主动性。“我们通过修订校‘金帆奖’评定标准,面向全体学生设置了‘才艺小达人’‘发明小达人’‘体育小达人’等特色奖章,每学期组织争章活动,学生参与人数和表现水平都提高了不少。”六合区双语小学校长陶立新说。
此外,该区还积极实施“1+1+N”模式,即1所学校携手1个社区(部门),以购买服务或志愿服务等形式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学生体卫艺科技素养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科利华中学棠城分校与区检察院、区妇联共办“家风文化馆”,鼓励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广益小学引入体育俱乐部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学校36个班共开设48个社团,其中75%的辅导教师为校外引进的专业师资。
“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一定是‘五育’融合的教育,而‘五育’融合的最大魅力就是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发出不一样的‘光彩’。我们将通过特色化体育、艺术、科技等工作的实践探索,不断更新育人观念,创新方法举措,丰富教育内涵,确保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王谷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