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学法之津梁 辟减负之蹊径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觅学法之津梁 辟减负之蹊径

■王俊鹏

学习之要,在“得鱼”,更在“得渔”。减负之策,在“控量”,更在“优术”,术者,方法也。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会学习”就是所谓的“术”,即学习方法。达尔文说过:“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优化学习习惯,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更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任务。

学习方法教育要强化“三个转变”。新课改背景下的学习,是深度学习、情境化学习,知识量大、系统性高、综合性强,各学科融通整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但现在很多学生往往还停留在多读、多背、多练,延长学习时长的层面上,还属于低层次的“浅表滑翔”。尤其是学生升入新的学段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难度加大的学习任务,往往会经历长时间的不适应期。为此,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感觉要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一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不少课堂上,我们发现,教师使用最多的往往是“讲授法”,即教师通过讲解,直接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我讲你听”,使学法指导、学法训练变成了“学法授予”,抑制了学生获得方法的欲望,泯灭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创造精神处于“无意识”的休眠状态。陶行知先生说:“所谓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要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群体特征,深入把握每一名学生学习中的行为、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策,提高学法指导的效率。如果教师对学情缺乏充分的了解,只是泛泛而谈,“蜻蜓点水款款飞”,也就难以触及学生的心灵,难以产生指导的效果。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渗透在教材中的学法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去认真对待,并切切实实地落实“备学法”的内容。“有意识”就是要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句话说得好——“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这就是内驱力。此外,教师还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如实验比较、效果评比等让学生看到效果,从而更自觉地去接受或尝试好的学习方法。

二是从“碎片化”到“体系化”的转变。“零打碎敲”的学法指导难以行稳致远。如何将学习方法指导从“零打碎敲”推向“体系化”的模式,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首先,学校要从补齐教师理论学习方面的短板切入,构建体系化的学习目标。要把学习理论书目按计划列入各科教师的必读书目,通过定期性、计划性、体系化的自学、交流、研讨、培训,使全体教师深刻理解学习的概念、过程、规律,了解国内外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与主张等。这样,教师在学法指导的过程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此外,学校还可尝试开设体系化的学法指导课程,并长期坚持,形成特色,最终打造成学校的办学传统。

三是从“步调一致”到“个性特色”的转变。由于各年级、各学科自身差异的客观存在,一方面,我们要对学习方法做普遍性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发展。一般认为,学习方法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方式,主要有计划法、预习法、听课法、复习法、作业法、总结法、课外学习法等。这些方法是学习指导的基本内容,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工程。另一方面,我们要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以及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体的学情”,进行富有个性、更具成效的方法指导。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研修,而对于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习的动力、状态、效果如何,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明显的提升,缺乏足够的关注。因此,我们在研究教的同时,应加大投入,充分关注研究作为个体的学生的学,不仅使之愿学乐学,更要会学善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厚植方法的土壤,打开知识教育的“天窗”。知识为前提,方法为要义。知识教育是方法培养的必经“门户”, 方法培养是打开知识教育的“天窗”。我们要善于从学生个体、学科个体、年级集体等成功的范例中汲取探索的动力。在实践中,我们有这样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是脱离知识教育的方法培养是低效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加方法才是真正的力量。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关键在其实用性和创造性,知识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目的,又是学习方法培养的必经“门户”。知识是“是什么”,而方法是“为什么”,方法养成打开了“是什么”与“为什么”之间的“天窗”。知识教育是方法培养之源,脱离知识教育而谈方法培养是不切实际的,只有打开知识教育的“门户”,学习方法的培养才能“登堂入室”。

二是追求一成不变的方法培养是不现实的。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学习方法的培养因科、因校、因时、因人而异,是动态变化的,所有人只用一种方法是不现实的。我们要追求普适性与个性化的结合,因年级、因班级、因学生、因学科施策。一成不变的方法培养是无法适应现实需求的。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学习方法也要借助智能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变革,有谚语云:“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方法即能力,它比知识更为重要,方法养成往往超越了知识本身,是学习力的最佳诠释。方法培养要“因时而变,随事而制”,也要“因人制宜,一人一策”。

三是方法培养要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个体或集体成功的案例应当成为我们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中学时从“学困生”到“学霸”的逆袭,得益于他科学的学习方法。童老研究成果卓著,但从不以“大科学家”自居,一生保持着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和“探究力”,他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思想。童老以非凡的努力,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批知名的科学家,成为中国科学事业发展中的一面光辉旗帜。方法培养集体成功的范例可借鉴上海市市西中学,该校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卓有成效,堪称典范,提出了“让每一位学子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教育理想。如市西中学在语文学科方面,提出“静静读、独立想、勤奋写、大声说”的学法建议;数学学科则要求学生补齐数学知识,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英语学科的建议是“理清语言的规则,记录美文美句,诵读段落篇章,勤练听说读写”。

播撒习惯的种子,以制度保障方法养成。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挖出来的,好方法、好习惯不会自然生成,而是被适度“逼”出来的。学校、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方法、习惯养成方面形成“方案图”“任务书”“制度表”,以督查促落实,以管理促优化,以引导促养成,把方法、习惯的种子深深植入学生的学习生命中,通过适度“逼迫”,有意“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一是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调研是行动的前奏。年级部要认真开展调研活动,针对本学段学生学习方法、习惯养成的整体情况认真开展摸排工作,切忌“一刀切”“走过场”,要讲究学段化、学科化和个性化,要充分比对差异,从碎片化的问题中找准问题链,设计科学可行的“任务书”,明确学习方法培养的阶段性重点以及学习习惯养成的难点,切实有效地开展不间断的督查评价工作,以督查促落实,做到“任务到部门,制度到年级,责任到个人”。各年级的学科组是顶层设计的行动智囊和得力助手,要积极协同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各年级要在顶层设计的框架下压实制度保障。设计贵在落地,落地依靠制度。各年级管理人员要摸清现状、明确目标,制定适合年级特点的制度,设计具体的、便于教师操作的抓手,要可见、可测、可评,具体落实到教学常规管理上,以管理促优化,从根本上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是教师要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彰显自身风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关键在教师。教师不仅要“长善救失”,还要彰显自身风采,以濡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到减轻学习负担的目的。

(作者系苏州国际外语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