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卓越中幸福前行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在追求卓越中幸福前行

■成洁

很多年前,说起政治老师,有的人会直接联想到一个词:马列主义老太太。说起思政课,有的人会说:无非就是上课画画书,考试背背书,这种课谁都会上,谁都能上好,不就是“背多分”嘛。应该说,这种固化认识曾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的职业自信。1998年,我从苏州大学政教专业毕业后,进入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担任政治教师。在工作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却不愿和别人提起我的职业。在工作后的第10个年头,我撰写了《班主任职业倦怠心理探微》《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等文,就反映了当时的心态。

2003年,我转入南通一中工作,并在2006年开始攻读南师大教育硕士学位。2009年,我在撰写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时,就以《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作为论文题目。其实,这也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在追问自己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中学政治教师,我追求的职业幸福感到底是什么?在20多年的教育追寻中,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在教育之路上怀揣梦想,在追求卓越中幸福前行。

梁思成曾说,要谨防培养“只有技术没有人文思想的空心人”。工作中,我也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培养身心健全的学生。于是,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优势,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对学生进行辅导,利用谈心、写信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作文比赛、英语演讲等文体活动,实现多元发展;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开展“成长不烦恼”“做最优秀的自己”等具有时代特点的班级主题活动。一名学生毕业后在QQ空间里这样写道:“有那么一个人,她会在窗外看我们熟睡的模样,她会为我们偷偷流泪,她是老师更是母亲,她在旅途中陪伴我们前行,为我们加油,为我们鼓劲。她是我们人生的里程碑,更是我们心中的妈妈……”多年后,这名学生的家长还常常和我联系,甚至连孩子的工作、婚姻,都会征求我的意见。我为学生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和肯定,2010年,我被评为南通市首届优秀班主任。

2013年,也就是工作后的第15个年头,我走上了管理岗位,担任南通一中学生处副主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我没有退缩。我做事有一个特点: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努力做到最好。难忘2013年,当我全身心投入学校“仁爱教师”颁奖典礼及94周年校庆活动时,孩子得肺炎住院了。为了不耽误全校活动,为了不落下我执教的高三毕业班的课,我忍痛把孩子扔在医院,只能在工作之余陪伴孩子。孩子委屈地说:“妈妈,我永远排在你的工作之后。”对于家庭,对于孩子,我的心中有过愧疚,也有过后悔,可尽管如此,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把心中的天平倾向工作。有人不理解,问我:“整天忙忙碌碌图个啥?”我的想法很简单,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最令我自豪的是,我在学校组织的中德学生交流、仁爱广场演讲、仁爱事迹颁奖典礼等活动均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德国当地报纸、南通电视台、南通日报等多家媒体均进行了报道。

难忘2016年,我突然接到通知,要奔赴徐州一中挂职锻炼,带队开展对口交流工作。说实话,我在接到通知的一刹那,不是没有犹豫、不是没有退缩,想到工作忙碌的丈夫,想到即将上初中的孩子,想到家里体弱的父母,心中思绪万千。可是,犹豫过后,我再一次在工作和家人间选择了前者。在徐州半年,我迅速克服生活上的不便,融入徐州教育事业中。挂职期间,我在徐州一中担任校长助理,为创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积极出谋划策;在当地多次开设公开课和讲座,将南通政治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进行推介;带领团队成员与徐州多所学校的教师积极交流,并接受徐州媒体采访,介绍南通的教育理念和精细化管理举措……虽然在徐州交流的时间只有半年,但我也借此与徐州教育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难忘2017年,我从徐州回到南通一中,本以为可以稍稍缓一口气,却突然接到学校通知,要全面负责高三年级教学管理工作。怎么办?一边是身心俱疲的自己和亟需我关心与照顾的家庭,另一边是学校领导的郑重托付和期望。这一次,我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天平”中工作这一端。为了加快学校的事业发展,我很快进入角色,忘我付出、任劳任怨,全身心地扑在年级事务上。其间,我婉拒了多地让我外出上展示课的邀请,错过了孩子一次次的家长会……每天,我想得最多的是我在年级管理中能做什么、还能做什么。半年时间里,我在高三年级积极推进“极课”,实行精准教学;开设 “五十六号教室”,培育优秀学生;创新营造年级文化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认真推行导师制,结成学生帮扶对子……在辛勤的付出和执着的坚守下,那一年学校在高考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我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有精湛的专业水平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孜孜不倦,不断地通过学习和比赛来积淀自己的专业素养。2009年,我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工作之余,我认真阅读各类教育教学论著,关注教改前沿信息及本学科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思政课教学中,我坚持从时代和学生特点出发,探寻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育人路径。自2003年起,我初步提出了“生活思政”的教学主张,探索形成的“关注·引入·联系·领悟·参与生活”教学模式,被列为南通市政治学科高效课堂七种代表模式之一。我执教的课程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和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展播,拍摄的思政课教学录像作为省高中优质教学资源,在全省发行。任教以来,我还坚持通过比赛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先后10余次参加省、市教师基本功比赛和优课评比,多次获得一等奖。

要做有思想的教师,离不开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探索。为了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我广泛阅读,且行且思,坚持走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思考解决方案。工作以来,我围绕课堂教学、生活教育和智慧教育等内容撰写文章,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或承担完成省、市级课题10项并荣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累累硕果,2018年,我获评正高级教师,2021年,又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成为“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这些荣誉虽然看上去比较“风光”,但只有我自己知道,为了这一切我付出过多少汗水和泪水,只有我能品味,在忘我奋斗的过程中我所收获的幸福和喜悦。

2021年,我正式调入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担任中学政治教研员。新的工作、新的起点,我再次出发。我一直都很喜爱汪国真的那句诗——“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追求卓越的教育之路上,我将执着坚守,逐梦前行,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作用,努力书写教育改革新时代里一名普通中学政治教师的绚烂诗篇。

(作者系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政治教研员,“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