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常信院让有特长的学生更优成长
■本报通讯员 任文珺 李敏 吴昊
日前,随着2023年我省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组亮眼数据进入大众视野:在该校近两年获得省级以上大赛奖项、校级以上奖学金的江苏籍学生中, 有三分之一来自提前招生。
是什么让“提前招生”学生成了常信院分类人才培养的“香饽饽”?该校副校长费小平表示,这源于学校对服务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多样化、多途径成长的深刻理解。近年来,该校深入调研,全面梳理“特长”学生与普通学生特点。在招生环节,注重招“特”,制订分类化的招生政策,吸引有科技特长、文体特长或具有优秀职业素质的学生报考,并在招录后利用创新班、特长生工作室等不同途径,深入开展个性化培养,为有特长学生构建更优成长通道,有效解决了有特长但偏科学生成长空间受限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校毕业生臧家河,就是一名因技术过硬而提前单招入校的学生。臧家河从少时就酷爱编程,但因为偏科十分苦恼。后来,通过提前单招的“科技特长生”政策,他入读常信院。在老师们的科学指导下,臧家河一头扎进编程技术的海洋,成为同学们崇拜的“大神”。他利用自己擅长的软件开发技术,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并带领团队开发了WE校园平台,为学生提供“定制课表”“快递查询”“校园导览”等服务,获得江苏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立项。
与此同时,他与团队成员一起攻坚克难,以一套人工智能的项目拿下了第九届“中国软件杯”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新冠疫情期间,他通过阿里云视觉职能开放平台高校“在家实践”计划,成功入职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市场营销、公共事务部,以高职院校在校生的身份被企业破格录用。如今顺利毕业并成功创业的臧家河已开始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做AI人工智能创业的佼佼者。
在常信院,通过“提前招生”政策,让学生在学业深造的道路上大放异彩的例子不胜枚举。“从常信院毕业后,我通过专转本考上了苏州科技大学,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攻读研究生。”说这话时,常信院2018届物联网专业毕业生杜锐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彩。他在一家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化管理工作,入职两年已获得中级岗工程师职称,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篇,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省级医疗创新大赛三等奖。很难想象,10年前,他曾是一个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的人。
回想当年的选择,他感慨地说:“常信院给了我一次新生的机会,我从这里踏上了软件的学习之路。”原来,高中阶段的杜锐虽是文科生,却喜欢计算机,对软件技术、物联网相关的专业很感兴趣。“当时文科生报考这类专业有限制,所以我对参加普通高考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但常信院的提前招生政策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限文理科,都能报考计算机类专业。”基于常信院的信息专业优势和人性化招生政策,他最终选择该校,并顺利被物联网专业录取,开启“学霸”之路。
据了解,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促进江苏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常信院作为最早入选提前招生改革试点的高职院校,多年来在坚持“特招”的同时,还扎实做好退役士兵优录政策,拿出优质特色专业,基于退役士兵的特点、爱好和兴趣,对其进行单独考核、单独录取,学生毕业后深受社会好评。
“我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坚持多元评价、科学选才、体现特色,为特长学生、退役军人开启更优职业生涯筑路引航,努力让常信学子人人能力增值,人人享有‘人生出彩’机会。”费小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