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确定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挑战不确定

■四川省旺苍县白水镇中心小学校 吴尧达

图为作者辅导学生绘画

2022年,是勇气与希望并存的一年,深度重构着我们的生活。

在危机中寻“生机”

2022年元旦伊始,郝晓东老师的新年献词如一束光,给了我激情和期待。他以敏锐的觉察鼓舞大家:以自身的确定性迎接未来的不确定性。只有保证自身的确定性,才有可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稳大局。

我开始盘点自己的确定性。

刚从如一老师的《中国哲学》中走出来,古圣先贤的安身立命之道,透过古老而灵动的文字,流淌出的生命气象,时常让我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但面对种种现状,我不禁又陷入更多的不确定性中。

3年来,疫情反复,世事无常,也让我的焦虑和迷茫如杂草丛生:孩子能否顺利就业?父母能否扛过顽疾?学校能否正常复课?无数个不确定性不断嵌套纠缠,似乎成了唯一的确定性。

如何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走出生命的阴霾?

带着混沌与疑窦,我选择了新网师的“发展心理学”课程,希冀找到答案。

在变局中育“先机”

年过半百,才深深体味到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重压。女儿去年从师范大学毕业,对教育情有独钟,可规划好的就业之路却因疫情反复,拖到了临近新年。

春节前夕,孩子有幸入围笔试前五。她用整整6个月的时间,战胜了200多位竞争对手,也战胜了自己。同一天,新网师公布了生命叙事十佳,我也侥幸入选。也许,这是互为榜样的力量吧。

入围面试的18名幸运儿,近一半名次并列,真正的竞争才刚开始。

妻子心疼女儿,说:慢慢来,只要你喜欢当老师,我们都支持你,不要把自己绷得太紧。

我也乐观地告诉女儿:有你爸在,没有过不去的坎!那些没有打败你的,会让你更强大,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

女儿调整心态,笃定了选择,最终顺利入职。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在承担中开“新局”

给女儿加油时,我也逼了自己一把。

我主动承担了“发展心理学”课程的助教。最初,我的工作重心集中在学员作业评阅上。遇到拿不准的、理解不了的,就跟大家一起研究,总能引来义工组的激烈讨论。

感动之余,翻看作业,我发现一个严峻的问题:涉嫌抄袭和敷衍的作业仍有存在。这表明,学习没有真正发生。

怎样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

帕尔默《教学的勇气》中的“求真共同体”给了我启发:如果借助微信小打卡平台,以闯关模式,设置100道紧扣预习的相关问题,同步探讨,学习不就真正发生了吗?

我把这个想法与老组长冯一飞老师沟通后,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

打卡群的活跃度越来越高,近半学员几乎天天参与。作业抄袭现象也下降到了个位数。其他课程借鉴后,效果也不错。

朱永新老师在《我的阅读观》中说:一个会读书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会读书的教师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

如何重构良好的价值体系,促进教师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这的确是一个庞大而紧迫的课题。

在叙事中探“成长”

2022年的夏天,对于我的家乡旺苍来说,注定不会平凡——第22届新教育年会将在我的家乡召开。

受教育局邀请,我有幸共同书写县域生命叙事。这也让我从另一视域触摸到更宏阔的区域教育生态。

朱永新老师说:共读共写对师生而言,就相当于在文字的世界里“再活一次”。但纵观当今教育生态,能静下心来认真读写的人,已是凤毛麟角。

世界局势动荡,全球经济探底,大转型、大博弈一触即发。国家的人才战略需求也强烈折射在新课改中。如果不进行专业学习,我们很可能连课标都看不懂,又如何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成就自己与孩子的幸福教育生活?

专业意味着什么?

魏智渊老师在《教师阅读漫谈》中说:它意味着一套专业的观念体系,能够有效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专业领域里的基本问题。而真正生动的、深邃的、灵活的观念,就蕴含在经典中。

是否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驱使教师理解经典呢?

在课题中谋“出路”

我把目光投向暑期课程,胡新颖老师的“中小学课题研究”让我眼前一亮:如果把小微课题作为专业思考的触发点和着力点,用课题这把“钩子”统领,就可驱使教师钻研理论,寻求优化途径。

如何传递这样的意识呢?

胡老师说:“觉悟者就是火种,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影响身边人的观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为淋过雨,所以愿意做那个撑伞的人。”

这也是我想尽力把教师成长课题做得可行的动力,只有更多教师在研究中觉醒,整个学校的活力才会被激发。

当胡老师告诉我,她将邀请专家孙涛老师一起分析我的案例时,我为之一振。我向胡老师“预约”,课题申报成功后请她线上指导,她爽快地答应了。胡老师还说,她主动向新网师争取了两期课程,哪怕不给一分钱补助,也要给大家一个圆满的交代。

这一刻,我双眼湿润了。作为课题界的领军人物,她如此淡泊名利,带着一群“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卓越团队,将我们领进艰涩而精微的课题研究中,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我看到了坚韧与勇气,看到了希望与未来。

疫情终会消散,巨变终归平静。春天终将回馈每一个在冬天里的抱薪者、坚守者、发光者,因为总有一些东西不可被击败、无法被战胜、不能被征服。

让我们告别昨天,以今天和明天之名,一起为自己加油,为梦想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