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新教育·新管理”论坛暨第七届初拾校长越读会在广东举行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第四届“新教育·新管理”论坛暨第七届初拾校长越读会在广东举行

第四届“新教育·新管理”论坛暨第七届初拾校长越读会现场

本报讯(通讯员 程娟)1月31日至2月2日,为期三天的第四届“新教育·新管理”论坛暨第七届初拾校长越读会在广东东江博雅学校举行。活动现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教育专家、近100名校长和教师、100多名学生和家长,此外还有近万人观看了线上直播。

首先举行的是初拾校长越读会,活动通过共读埃德加·莫兰的《教育为人生》和研究苏东坡的著作《苏东坡传》《康震讲苏东坡》,共同探寻现代社会中教育的本质和走向。深圳新安中学高中部党委书记袁卫星、新学年教育总校长邱华国、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卢志文分别作主旨演讲。

东江博雅学校常务副校长龚克以《校长的现代素质与山长特质》为题,与参会校长、教师们共读《苏东坡传》一书。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刘敏通过在线直播,以《教育为何,教育何为》为题,为参会校长与教师们品读《教育为人生——学校变革宣言》一书。苏州市新教育学校教师代昆鹏与参会学生一起分享了《康震讲苏东坡》一书。

1月31日中午至2月1日中午,全体参会学员开启为时一天的“止语静读”生活,接着,校长、教师组与学生、家长组分别开展了分组共读交流活动。

2月2日上午,“新教育·新管理”论坛开幕,论坛主题为“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黄华斌基于“好关系成就好教育”这一理念,提出“合伙人(家长)+朋友圈(家庭)+关系网(家校共育)”的立体家校观,以学校为主导,升级家校关系,通过思想立魂、组织立位、机制立言让家长“立”起来,给出了家校共育升级的新方案。

江苏省淮安新教育学校副校长张伟介绍了一种极简化办公模式——开卷“18分”,以“共知、共展、共学、共创”四大板块的阅读与学习,打开教师们的视野。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王火炬分享了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路径——以提升责任感、方向感、归属感、生涯感、共生感和成就感来满足教师不同的情感需求。

广东省喜耀粤西学校董事长霍梁芷媚、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校长许昌良、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副校长唐晓勇、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校长禹飚分别聚焦学校管理、阅读、搭建云端教育、开展生涯教育作精彩的经验分享,打开了“教育何为”的新思路。

江苏省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强说:“本次活动既是一次与人类崇高精神的对话和遇见,也是一次站在集体肩膀上的前行和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