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以“四合”策略助力乡村科学教育
■张国邦
一些地方的乡村科学教育因为设备少、师资弱、场馆少、家长不重视等原因,正面临尴尬的境地。与城市相比,这些地方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乡村科学教育不受重视,课堂教学大多照本宣科,科学课甚至连每周两节的课时都难以保证,随时有可能被语数英无情地挤占。如何让乡村孩子迎来科学教育的春天?笔者所在的宝应县氾水镇中心小学也是一所乡村学校,我们从校情出发,因地制宜,立足课堂,以生为本,采用“四合”策略,摸索出一条乡村科学教育实施路径,助推乡村科学教育走出困境。
整合乡村资源
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主动探索、感悟知识。如教学生认识昆虫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菜园里观察蜜蜂、蝴蝶、蚂蚱、蜻蜓等昆虫的形态及生活习性,采集昆虫制成标本。我校将校园闲置的荒地分到每个班级,开辟种植园地,根据不同季节,让学生种植青菜、大蒜、青椒、西红柿、萝卜、玉米等,在劳动中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写观察日记。我们还让学生在家里观察家禽家畜,如鸡鸭鹅猫狗猪等,记录它们每个阶段的生长特点。农忙时,我们又让学生观察庄稼丰收的景象,观察收割机起起伏伏快速吞吐农作物的神奇过程并主动探究机械运作的原理。
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进行室外实践活动。如教《洁净的水域》一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去附近一条未被污染的河道,感受水的清澈洁净;再到化工厂附近的河道,看看那里被污染过的水质,让学生了解被污染的水对人类的危害;接着去污水处理厂,观察污水处理的流程,了解其中的原理。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把科学教育和课外科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了科学课综合教学效益。
融合信息技术
随着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也在逐步改善,班班都配置了电脑、投影设备。信息技术创造了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把教材“静止”的语言变成“活动”的影像,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教《耳朵的科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具体画面,再现耳朵听到声音的全过程,进而认识耳朵的构造,了解它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样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无味为情趣盎然,学生学得很投入。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材,还安排了一些距学生生活较远或者较古老年代的内容,如介绍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这些化石形成的过程,光靠老师讲显得单薄乏力,而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可以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了解其中的科学知识,同时还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联合科技竞赛
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开展科技教育竞赛活动,实施教学与竞赛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既能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意识,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
学校不妨以省、市举办的科技竞赛为契机,以赛促学,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如江苏省中小学生科技竞赛,我校每年都精心组织,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围绕“时代性、探究性和实操性”,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科技动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我校成立“七巧科技”“机器人”“无人机”等多个科技社团,鼓励学生认真探究、不断尝试,在扬州市举办的“飞鲨杯”青少年科技大赛中屡屡获奖。科技竞赛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知识领域,增加认识的深度,提高科学素养。近年来,我校多次成功承办市、县科技比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契合考核机制
乡村小学教师有一个雅号——“万金油”,道出了乡村学校师资的尴尬与无奈。由于师资的不足和结构性缺编,乡村教师经常要担任“1+2”或“1+3”学科教学任务,即教一门主科再附带两到三门“小学科”。针对此现象,我校坚持“全面素质、更高质量”的宗旨,从实际出发,根据每位教师的特长,大胆采用“1+1”模式,教科学课的教师除教原来的一门主科外,不再教其他科目,实现科学教育的相对专业化。
我们充分发挥考核的杠杆作用,对科学教学分两个层面进行考核:对教师而言,其任教的“1+1”学科各按50%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绩效奖励等重要参考;对教师所教学生,从笔试和面试两个方面各按50%进行考查。面试以实验操作为主,侧重科学素养的考查。这样做,端正了教师的教学方向,杜绝了主抓语数英学科,挤占科学课教学的现象;突出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避免了教师偏重书本知识传授而忽略实验操作训练的倾向。对参加科技竞赛获奖的学生,我们则按层级奖次计算纳入附加分,以此调动教师和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而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家未来的建设任务将落在现在的学生肩上。笔者相信,只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科学教育,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深入实施“四合”策略,乡村孩子就一定会迎来科学教育的春天。
(作者系宝应县氾水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扬州市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