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以质立校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以研促教,以质立校

——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深入推进教科研工作侧记

■本报通讯员 俞文敏 梁雯钰 朱海明

图为该校学生正在上体育课

图为该校教研活动现场

上图为该校教师正在集体听课

左图为该校开展骨干教师教研活动

右图为该校音乐课堂

图为该校学生正在上课

位于苏锡交界,毗邻太湖、阳澄湖的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深受吴地水土滋养和熏陶。该校所处的北桥镇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多彩的民间文化、纯朴的民风乡情,学校浸润在浓厚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吴文化资源中。

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北桥中心小学构建了以“吴”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并将其作为学校的办学主张和活动指导。北小以“兼容并蓄、和乐共生”为核心理念;以“汇聚每一种精彩,成就每一个梦想”为办学理念;以“打造精彩课程,成就幸福人生”为办学宗旨;以教育科研引领各项工作,规范办学行为,引导教师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吴文化”为主要载体,构建校本特色课程体系;以写字教学、曲艺教学、武术教学等特色项目为抓手,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在北桥中心小学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校先后获得“省硬笔书法教育基地”“省体育特色学校”“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首批苏州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苏州市文博课程教育基地”“苏州市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教育科研发展

教育科研是引领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理论性工作,是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主阵地,加强党的领导,将教科研纳入学校党建工作中,是提高教育科研质量的必由之路。北桥中心小学不断探索,以党建为引领,把高质量科研转化为高质量教育,实现了党员举旗帜、树标杆,培育了教科研先锋。

该校广泛组织党员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作风、比技能、比业绩”的“三亮三比”活动,启动教科研“青蓝工程”,设立“党员先锋岗”,引领教科研队伍的整体提升,形成了全校“争、比、闯、干”的工作作风。

为增强教科研队伍建设的凝聚力,该校把党小组建立在学科教研组上,推行科研行动支部建设;开辟“党员幸福驿站”,建立健全学校重大事项党总支集体研究前置制度;建立“三向培养双带”机制,即把教科研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科研管理骨干、把党员骨干教师培养成学校管理干部,党支部班子成员带党员教师、党员教师带青年教师的党员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北桥中心小学按照“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总要求,依托相城区委教育工委“红烛先锋”党建品牌的引领,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品质过硬、作风过硬的教科研队伍。学校采取专题讲座、轮流上党课等形式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开设“初心课堂”,书记、校长走进课堂带头上思政课累计100余场,大大提升了教师政治素养。党员教师凭借较高的政治觉悟,把准教科研的选题方向,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开展既有较高政治站位,又接地气的高质量教育研究,为全校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精神引领。

引领教师在学习中起航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要研究真问题,要坚定信念。带着这份嘱托与关爱,北桥中心小学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学习、了解教育大家的先进事迹及教育理念,如“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于漪老师等,掀起了一股向教育前辈、名师大家学习的热潮。教师们在学习中有所思、有所悟,名师的成长经历和经典语录给青年教师以启迪与思考,并引导其付诸实践。

在理想信念教育之下,青年教师深切地领悟到:关爱学生、反思教学、博采众长是初任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必要前提。青年教师纷纷表示,要以“先生”们高尚的师德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榜样,稳步成长为学校教科研的中坚力量,争做“大先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是青年教师成长的第一步,也是所有教师进步的必由之路。为此,办学以来,北桥中心小学坚持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近3年来,该校以办公室为单位,为教师每人每年订阅1份教学专业报刊,并统一组织教师阅读;每学期定时购买新书,并分发给每位教师,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余,潜心阅读;该校教科室定期向教师推荐教育教学专著及名师事迹,如《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完美教室——中国第56号教室的奇迹》《爱心与教育》等,引领教师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在交流中相互取经、在经典中共享教育智慧。

该校以《北桥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手册》为载体,要求每位教师做好读书笔记,每位教师每月摘录教育理论2篇,完成教学随笔1篇;每学期末完成教学案例分析1篇;40周岁以下教师上交1000字以上的教育专著读后感1篇;上研讨课的教师完成1000字以上的教学反思……所有的学习成果,教科室择优刊登在定期出版的校报、校刊上。与此同时,教科室采取集体辅导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座谈会、专题科研方法辅导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培训教师,并在期末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新课标掌握情况和教育科研理论学习情况等进行测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为抓实教师读书活动,该校还坚持开展“书海寻芳,遇见最美的自己!”教师阅读沙龙活动。截至目前,该阅读沙龙活动共开展了24期,其活动形式有悦读推荐、悦读心会、悦读笔谈、悦读掠影(分享名言名句或一张读书照片,录一段读书音频)、悦读有约……沙龙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北小教师读书的热情。

引领教师在课堂中成长

校本教研是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融入科研视角,推行主题教研”是北小的教研特色。通过探索实践,该校的教研活动管理做到了“三固定”:每次教研活动有固定的行政领导蹲点指导,每双周三是固定的“校本教研日”,每周四是固定的“集体备课日”。三个“固定”让教研活动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为提升教科研与课堂的关联度,北小推出了系列“上课法”:新教师(上岗1—3年)的“一人同课多上法”、各备课组教师的“同课异构上课法”“骨干示教榜样法”“专家讲学提升法”等。

一人同课多上法。“一人同课”就是让新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具体程序一般为:选定上课教师,由其独立钻研教材,独立备课、上课;备课组听课,并针对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上课教师吸取百家之长,形成新的教学方案,第二次再择班上课,全组教师听课,再次研讨、评课,指出进步的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上课教师再次修改教学方案,第三次上课,如此循环。实践证明,“一人同课多上法”对培养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效果明显。

同课异构上课法。教师之间有差异,差异就是很好的资源。北小要求同年段的教师对同一节课进行深入研究,以不同的方式上课,每位教师按照“个人研究、分头做课、共同评课、反思总结”的方式开展教学研究。实践证明,“同课异构法”的好处在于教师可以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研究活动中,领略不同的授课风采,在“异构”中体味相通的教学策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骨干示教榜样法。骨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教育教学功底。北小拥有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近50人,该校依托这些骨干教师的优势,发挥其辐射作用,要求骨干教师领衔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按时开设校内公开示范课,主动承担起培养年轻教师的任务,让广大教师从中受到启迪、收获感悟,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促进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专家讲学提升法。近年来,年轻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年轻教师的专业培养和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密不可分。为提升年轻教师专业水准,该校每学期邀请知名特级教师来校示教讲学,帮助广大教师开阔了教育视野,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习得了先进的教学实践经验,该校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引领教师在科研中提升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近3年来,北桥中心小学教研工作在“科研为先导”的思想指导下,以“扎实、发展、提升”为宗旨,以学校发展为方向,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师生的共同成长为目标,扎扎实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用心做真科研,努力解决好自己的教学实际问题,使教科研返璞归真。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北小人一路走来,一路求索,一路收获。

把最令人烦恼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去研究,要把最令人烦恼的问题作为课题,正如泰兴市洋思中学原校长蔡林森所说:“工作就是找问题,就是解决问题。”因此,北桥中心小学引导教师做有心人,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中发现主题,围绕问题去学习理论,再对问题进行筛选,建立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展开研究,积累资料与体会,并进行反思总结。总之,任何研究都是从问题的发现开始的,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研究的冲动,没有研究的冲动就不会有研究的行动,也就不会真正解决问题。

把教学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教师要想使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再提高,一定要善于评课。该校要求青年教师在每次的公开教科研活动中做到人人评课,并按照安排表如期撰写1篇教学案例评析,以增强问题意识、反思意识、交流意识。

把握好科研动态。北小引导教师将以前偏向于研究教师的教法转化为研究学生的学法,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把学生放在课堂中央,坚持实践导向,围绕分析教材、集体备课、作业设计等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科研的有效性,体现教中研、做中研、研中教、研中做。

扎实做好每月研讨活动。每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学期初进行课题研究部署,制定研究计划;期中组织课题成果交流;期末组织总结汇报……长期以来,该校反复实践,帮助教师在研究中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并针对现有的研究行动,调整思路,确保下阶段的研究条理更清晰、方法更适切。

督促做好其他课题研究。除了主课题——省级课题《基于“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小学深度教学研究》之外,北小还有不少青年教师承担了市级、区级、校级研究课题。该校督促各课题主持人每月组织研讨活动、做好课题的网络化管理工作,按时上传学习资料,学期末做好课题学期汇报等。教科室做到一月一查,通过网络化管理,推动学校课题的实施更规范、研究更务实。

做好课题网站建设。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做好课题网络化管理工作,做到科室人员专人负责、专人监管,实现主动上传、规范上传,不断充实课题研究网站内容。

经过努力,北小的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了包含校级、区级、市级、省级课题的金字塔形课题结构,走出了一条主课题统领下的小课题研究之路。该校全体教师紧紧围绕省级课题《基于“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小学深度教学研究》开展行动,以课例为依托,精心研讨以“学习任务单”为抓手的“三环四步”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实践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自学、互学、问学、悟学”的学习方式,有效实施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凸显了课题研究的科研价值。

目前,该校“十三五”2个省级规划课题、7个市级规划课题、13个区级课题、30个校级课题均已结题;“十四五”省级课题《指向“学习力生长”的小学数学任务课堂的实践研究》、市级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研究》,以及《“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美术融合性教学实践研究》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等5项区级课题成功立项。

引领教师在反思中前行

一个只会埋头读书、教书,却不反思、不写作、不梳理自己成败得失的教师,是难以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的。因此,在教科研过程中,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北桥中心小学鼓励教师写下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体会与反思,并形成案例和论文。如今,该校教师都能做到课课有后记、周周写反思、月月有体会,做到了从教学反思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水平。近3年,该校教师在国家、省、市、区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500多篇论文在各级论文评选中获奖。论文所述,饱含了教师们的宝贵经验和新发现。

该校通过梳理,把值得教师们学习的好做法、好经验等通过平台发送至每位教师,供其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此举大大提高了教师投身教科研的积极性,实现了其教科研能力的持续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以科研为先导,立足学校做课题、立足课堂做课题,几年的探索中,北桥中心小学品尝了艰辛与喜悦,收获了办学业绩与社会声誉,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大幅提升,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现有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47人。他们在学校的教育科研、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3年,教师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的达168人次,辅导的学生在省、市、区级比赛中获奖的达上万人次。学校连续6年在苏州市相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质量综合考核中荣获一等奖。

科研,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以科研的力量,推动学校的发展,在探索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的路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吴乡侯云美,山水饶嘉丽。北桥中心小学将继续发挥科研的力量,践行“汇聚每一种精彩,成就每一个梦想”的办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