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热爱,方能坚持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唯有热爱,方能坚持

■李凌云

我是以第一志愿进入徐州师范大学(现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对文字,我有一种痴迷,自小学开始,常常“穷形尽相”地去研究一个字的笔画、结构、含义。我进了大学中文系才知道,这是汉字学的研究内容,可惜我后来没走上这条文字研究之路,但我也从未后悔做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小时候,家里穷,哥哥姐姐都读书,家庭负担重。即便如此,父亲还是给我们订了一本《少年文艺》。村子北面有个退休干部,邮递员给他家送报纸给我们送杂志,大家戏称我们家享受的是“干部待遇”。杂志每月一期,但村庄偏僻,道路又难走,难以按时收到。杂志刚拿到手的那几天,我们就轮流看,但每个人看的时间有限,我总觉得不过瘾。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用压岁钱买了一本塑料封面的笔记本,将杂志中的好文章抄下来,这样我就可以独享了。每次放羊、打猪草回来,我就会斜躺在床上看抄录的文章,直到妈妈喊我吃晚饭。这一幕我至今仍难以忘怀。

读高中时,我开始住校。班主任鼓励学生成立兴趣社团,我们几个语文成绩不错的同学就组建了一个文学社,取名为“文学沙龙”。周末不回家的晚上,我们就在教室里一起阅读相互推荐的书籍。书籍不够,老师就帮我们从学校图书室借。语文老师也住在学校,有时还会来教室参与我们的讨论。有一次,学校组织看一场露天电影,看完后同学们很兴奋,谈论着电影里的情节,对其中出现的一只小猫的作用,争论不休。老师听了以后,淡淡地说,不一定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可能就是“推动情节发展”。那时候,我第一次听说这么一个“术语”,觉得挺高级。后来在某个场合,我也引用了老师的这个说法,竟一下子把同学们给镇住了。此后,我就对研究这些“术语”上了瘾。

一转眼,我就从大学毕业了,分配至苏北革命老区淮阴县(现为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中学。工作伊始,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喜欢学语文。有一次,教到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无论我怎么讲学生也不能理解坟墓“最美”的提法。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带着学生来到毗邻学校的八十二烈士陵园参观,让他们知晓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战斗,对英雄事迹熟记于心。园内松柏参天,肃穆无比,学生浏览碑文,参观当年战场,缅怀先烈。参观之后,一名学生对我说,老师,茨威格对“最美”的坟墓的认识其实源自他内心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是特别个人化的,是充满个人感情色彩的,也没要所有人都同意他的结论,其根源是作者对托尔斯泰由衷的敬意,就像我们认为八十二烈士陵园“最美”一样,因为我们对它有独特的感受。学生能有这样的见解,我很欣慰,他们将生活体验带入课堂,助力对文本的理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杜威说,好的教育,就是使孩子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在生活过程中学习。“乐”,就是热爱。

又一转眼,我任教已经20多年。是什么让我对语文教学如此痴迷,我想,唯有热爱。

教师职业容易让人产生倦怠。例如,每年、每届重复着讲授过的内容,难有新意;看着学生一茬一茬出新,自己渐感衰老;社会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负担也越来越重,以升学为目的的价值取向,让教书的乐趣逐渐地消失,等等。我们唯有向内寻找,方能发现教育生活的精彩。

2018年,我通过“姑苏人才计划”,被引进到江苏省震泽中学,执教杨嘉墀创新实验班。这是个理科班,学生理科素养优秀,但对语文学习不太重视。比如有一次学习《新唐书·房玄龄传》的时候,有的学生将“(高祖)宜委任”译为“高祖将他(房玄龄)立为太子”,有的学生竟不知道“足下”是对别人的敬称。最令我惋惜的是,不少学生将语文学习看成负担。怎么办?我决定最大化发挥课堂效用。备课时,我从学生阅读初始认知、课堂期待入手,精心设计调查环节,有时候让学生谈总体印象,有时候让学生谈个别细节,有时候让学生汇总问题,方式不一。学生经历不同、认知不同,观点多有相左,课堂上多有争论。最初阶段,课堂讨论的层次比较低,有时甚至与课文主题相距较远,浪费了大量时间,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没有起色。但我没有灰心,继续坚持让学生自由讨论。后来有一次,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语文课好像也挺有意思的。接下来,我开始组建语文学习小组,将一些语文素养较好的学生集中起来,由他们负责“带路”,深入探讨。课堂上,他们主要负责点评、抛出新观点,由学生而不是由教师、用学生的话语而不是教师的话语唤醒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深层次认知。经过大半年的实验,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渐渐被点燃,再加上我平时开展的“博雅读书会”“文史知识问答”等一些语文小活动,这些“理工男”开始对语文产生了“情愫”。

教学之余,我还经常参加一些赛课观摩活动。我发现老师们热衷于听课,其目的大多是便于自己在教学时模仿,对评课环节却不感兴趣。在校内一些教研活动中,有的老师刻意模仿经典课例,但又没有掌握精髓,主要原因是学情不合,对原课理解不透彻。更有年轻老师,生搬硬套以往过时的课例,文本理解老套,知识体系陈旧,课堂气氛沉闷。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循证教学”的概念,就是将当前最新、最好的教学依据作为“证据”,引入教学实践中。我一下子来了兴趣,进一步研究发现循证教学已经在美国研究了20多年且已取得成功。于是,我试着进行教学证据的梳理,发现对于中学教师来说,起码有两类证据需引起重视。一是研究型证据,主要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一般从学术著作、论文中获得。研究型证据一般来说要高于个人智慧,对于教师转变个人观念、丰富语文教学的应用研究具有积极作用。二是案例型证据,即优秀教师的经典案例,这类案例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较广。案例型证据的操作性强,教师在循证教学中依据此类案例还可以产生新的证据,但案例型证据级别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将之转化为研究型证据。

我曾参加省优质课展评活动,感受最深的是,一节好课,离不开教师各方面的积淀,否则,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你可能无法接过学生的话,课堂上会显得十分被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本身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掌握的“水”必须是“活水”。古人有许多读书方法,无论是董遇时间维度的“三余”,还是苏轼空间维度的“八面”,还是欧阳修的“计字日诵”,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一般是两本书齐头并进。这两本书可能来自不同领域,不同领域的书籍看的方法当然也就不同,兴趣点也不一样,不容易疲乏。当然,每天读一点是必要的,不然总读不完。读书时,圈点勾画、适当旁批也是必要的,最好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书看完后,不要急着放回书架,可以仍放在案头,不时拿起来翻翻,再回味一番自己关注的内容,逐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书中的内容如果在教育教学中能用上,最好不过。

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热爱语文教学。但热爱这个词,看似简单,很难持久;更像口号,很难落实,容易流于表面。“热”彰显情感的温度,“爱”则深入骨髓。我们热爱语文教学,就要带着体温去爱它,用温暖的怀抱融化岁月的坚冰。

(作者系江苏省震泽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曾获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