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大地 服务重大需求奋力谱写“双一流”建设新篇章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扎根中国大地 服务重大需求奋力谱写“双一流”建设新篇章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 江涌

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贯穿了历史方位感、鲜明时代感、强烈使命感。报告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第五部分统筹部署,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体现了教育观、科技观、人才观的辩证统一,进一步阐明了高等教育的使命定位和改革方向,吹响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前进的“冲锋号”。

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苏州大学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定的历史使命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扎根中国大地,服务重大需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苏大新篇章。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铸魂育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核心使命。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交汇点和关键推进器,有着促进科技和人才深度结合、协同叠加的独特优势,在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高水平创新体系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有可为。

新时代十年,苏州大学坚持“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科技创新战略,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持续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孵化前沿性引领技术,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瞄准航空航天、核能开发、辐射防护、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组建科研大平台,开展有组织的开创性联合攻关。学校先后建成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在神光二号和神光三号装置、神舟系列飞船、风云三号卫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问天”实验舱等一系列大国重器的研发中作出积极贡献,相继攻克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磁悬浮人工心脏、OLED照明等关键技术,以“零碳”“负碳”等先进技术研发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同时,学校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科技创新贡献了苏大智慧。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也是苏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的关键五年。围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苏州大学将深入探索有组织科研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结合机制,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以“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建设大平台、产出大成果”为宗旨,做到“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各要素活力,为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是以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从源头、过程、评价到运用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一是面向人类文明进步和国家创新发展,找到制约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问题集。二是营造宽松、多元、竞争、有序的科技创新环境,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推行以科研团队为基本单元的创新体系,进行科研任务下达、管理和评价。四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堵点,构建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

二是以有组织科研强化科技战略重构。引导科技工作者从单纯的“自由探索”向“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有机结合转变。一是研究选题有组织,引导科学家瞄准大问题、发现真问题、解决难问题,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二是研究手段有组织,建立面向重大任务的多领域、跨学科大型攻关团队。“大师+团队”的科研组织方式也是苏州大学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密码。三是研究平台有组织,发挥一流学科在高水平科技创新中的支点作用,促进优势特色学科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深度融合;以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为契机,通过研究院所、高校、企业强强联合,构建国家顶尖科技创新平台。目前,苏州大学与苏州国家实验室已达成初步协议,在材料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解决能源、医药健康、高端制造领域国家重大课题。

三是以精准培养锻造创新人才高地。一要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响“人到苏州必有为,才来苏大大可为”品牌,面向全球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青年才俊。二要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根据人才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路径,为人才发展提供平台、团队、政策全方位服务和支撑,健全人才分类评价和晋升机制,系统构建高层次人才阶梯式发展支撑体系。三要深化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就苏州大学而言,进一步推进“名城名校”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和地方的互补优势,实现人才的“共引、共育、共享”,努力建成长三角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和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