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镇江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元良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教育人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光荣使命,承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任,要立足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深刻理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丰富内涵和时代要求,推进镇江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强化思想引领,增强看齐意识。要引领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引方向、鼓舞士气,指导教育实践、推动工作落实。要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安排,分层分类推进,在全市教育系统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要融入教学实践,积极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领导机关、党员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坚持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主体作用,开展“党旗‘镇’红,镇教先锋”活动,学习宣讲到一线、活动开展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广大教师要带头深入学、带领延伸学,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增加课程思政元素,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教育培树。青少年学生要分层分类开展学习教育,组织开展“红领巾飘扬心向党,二十大精神我宣讲”主题宣讲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自信心、提高认同感。

坚持学以致用,推动工作落实。要深刻把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主动把党的二十大战略任务转化为具体工作,抓好“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改革”三件大事,办好有情怀、有温度、有质量的镇江教育。开齐开足各类课程,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持续推进家校协同育人。适应新形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科学编制镇江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深化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巩固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成效,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确保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抓住新一轮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监测契机,按照普通高中资源建设要求,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全面完成2025年工作目标。

深化教育改革,激活办学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整治,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要把握新要求,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优化教师岗位设置管理。丰富和完善教师交流制度,打破校际优质教师资源保护壁垒。聚焦“高精尖缺”,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全方位培养优秀教师。强化以集团为单位的教研活动,加强对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推减负增效。加强教育拔尖人才管理,推进考核评价与动态调整联动机制。激发教师内驱力,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更好惠及人民。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优质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证。通过在镇江教育系统启动“党旗‘镇’红、一线建功”工程,引领带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明大势、善作为、勇争先,推动镇江教育系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始终突出党的全面领导,稳步推进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为全市中小学全面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带好头、打好样。要始终突出支部建设质量,以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切实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积极探索“把党支部建在年级部、把党小组建在备课组”,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同向发力、互促共进。要始终突出政治能力提升,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第一标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公平和质量相统一、当前和长远相统一、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相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